宋廷臨安依舊是一片盛世景象,即便是如今,酒肆、茶樓里面的說書人,如同后世記者一樣對于時事,都有著極為敏銳的觸覺,常年混跡于臨安城的低層,加上刻意于往來各地的商販接觸,自然對于外界的消息知道的比其他人要快速很多。
加上如今身在曲阜的朱熹,也一直有意無意的利用文人士子的影響力,幫著葉青在臨安爭取著好名聲,希望借此能夠幫助減輕被朝堂官員,冠以葉青的藩王壓力。
所以如今,臨安上下,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茶樓酒肆之間,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討論如今北地葉青面對的困境。
而相比較于百姓們的熱血沸騰、同仇敵愾,朝堂官員則是顯得格外的緊張,甚至已經開始在思考著,如果葉青一旦兵敗之后,他們該如何應對接下來金人對朝廷展開的報復。
臨安城的上空因為百姓的同仇敵愾,以及官員的畏懼緊張而變得烏云密布,想要與金議和的官員大有人在,想要葉青再次打敗金人的百姓同樣為數不少,只是,不管百姓想要抗金的呼聲有多高,身處廟堂的官員,卻是因為他們的利益,不得不無視百姓們的聲音,已經開始做著最壞的打算。
被史彌遠安插進殿前司任正將的夏震,偷偷走出麗正門,在前方不遠處的嘉會門與史彌遠相見。
如今的史彌遠,不得不考慮,一旦葉青戰敗后,金人勢不可擋的南下,會不會直指鎮江,是否淮南路因此而失去。
當然,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前些日子派遣到淮南路想要奪權的吏部侍郎趙延邊,這些時日里來,非但沒有在揚州官場乃至整個淮南路官場上,掀起哪怕一絲的風浪,竟然還因為大理寺、刑部的指正,卷入到了一件行賄官員的案子當中。
如此一來,使得沾染淮南路遇挫的史彌遠,不得不在金人開始揮兵征葉青之時,暫時放下關于趙延邊被大理寺、刑部問罪一事兒,開始以朝堂大局為重。
“你認為葉青有沒有勝的可能有幾成的把握”史彌遠站在嘉會門的城樓上,看著當年葉青所造的元佑渾天儀象,到如今竟然沒有出過任何差錯,倒是令他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回大人,據末將私下里打探得到的消息,如今金人乃是兵分三路南下,大部主力則是陳兵于他們丟失不久的河套三路,在汴京路也有一路大軍,不過其意圖看樣子,非是要強攻,倒像是牽制。至于大人最為關心的山東東路濟南府,如今因為有辛棄疾鎮守,雖然金人也派出了不少兵力,但并沒有末將熟悉的名將,勝負如今不好判定。”夏震站在軍事的角度,嚴謹的回答著史彌遠的問話。
“葉青難道真的有一戰之力你可別忘了,他如今也在跟夏人交戰。”史彌遠有些皺起了眉頭,他心里當然是希望葉青戰敗,如此一來,他便可以為了利益跟金人談和,從而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
“大人。”夏震有些不知當說不當說的猶豫了下,史彌遠則是瞟了他一眼,淡淡道“但說無妨。”
“大人,去年戶部調撥了大量的糧草物資前往北地,據末將所知,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