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熙四年七月四日,墨小寶、鐘蠶、田琳仨人終于攻下自開戰以來,夏人抵抗激烈的金州,從而也使得三人終于是能夠喘息一口氣,在滿目瘡痍、城墻已經不復存在,城內依舊狼煙四起的金州稍作休整與安民。
這一戰夏人安北軍同樣是損失慘重,繼而使得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的反撲之力來再次奪城,也因此使得這幾日時間里,多次易主的金州城,終于是被宋軍揣入到了囊中。
而后不過是短短半日的時間,自涼州便有源源不斷的官吏,從平涼鎮、蘭州趕赴過來開始處置更為實際的安民差遣,也讓鐘蠶、墨小寶、田琳三人,在休整完畢后,能夠繼續向金州以西的甘州、肅州、玉門、沙洲、以及西平府挺進。
鐘蠶等人的三路大軍身為攻城一方,其損失并不比夏人的安北軍少,何況也不占地利、人和的先決條件,所以這一戰下來,損兵折將的程度甚至是已經超過了他們三人的預期。
但好在,與此同時鎮守中衛的李橫,帶著歷仲方、賈涉倒是完全牽制住了夏人想要馳援涼州這一方向的援軍,隨著對興慶府圍而不攻,只是阻斷他們跟涼州方向的聯系,因此也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鐘蠶三人的后顧之憂。
加上賈涉跟劉克師的換防順利完成,如今賈涉已經率兵投李橫麾下,劉克師撤回平涼鎮后,也開始了他最為得心應手的安撫與后勤補給的差遣。
平涼鎮存留的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在劉克師回撤鎮守后,第一時間便被差遣前往涼州馳援墨小寶三人,于是在七月六日的清晨,軍容鼎盛、浩浩蕩蕩的近兩萬生力軍,順利的加入到了墨小寶三人的攻城略地大軍中。
七月七日,出走金州向甘州挺進的宋人大軍,行軍速度并不是很快,而在兩萬生力軍加入后,三人麾下的大軍便開始了半日行軍、半日整編的從容節奏,絲毫沒有任何想要乘勝追擊的打算。
并不是墨小寶他們在攻下金州后,不想乘勝追擊,而是因為不管是夏人還是鐘蠶他們,都很清楚,與夏人的關鍵一戰,很有可能便會是在甘州發生。
即便是金州已經讓兩方都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跟慘烈,但因為甘州對于夏人的重要性,以及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從而使得即便是夏人守金州時,身后的甘州同樣是以防萬一的有著重兵把守,深怕被宋人鉆了空子。
探子、斥候的稟報,讓墨小寶他們打消了乘勝追擊的想法,不得不耐心下來在金州安民一日,而后再利用路途的距離,一邊行軍一邊休整,繼續等待援軍的到來。
甘州對于如今交戰的宋、夏來說,可謂都是一個重要的戰局轉折點,無論是誰贏下甘州一戰,那么都將徹底改變整個河西走廊的勝利天平。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州,向來是被視為咽喉要道,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而城內近三十萬的百姓,同樣是夏人底氣,以及不愿意失去這一座城池的另一個原因。
甘州顧名思義甘泉遍地,圣潔的雪山、肥美的草地、美輪美奐的花海比比皆是,更為重要的是,這里更是為夏人騎兵戰馬的源頭。
如匈奴悲歌所吟唱那般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失我祁連山,使
我六畜不蕃息。由此可見,甘州等地,對于游牧民族,對于從這里發跡而起的夏人,到底有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