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趙昚依然還是那個優柔寡斷的太上皇,即便是他為了自己回到臨安,布下了天羅地網、重重困境,但終究他還是一個瞻
前顧后的君王,完全沒有當年高宗皇帝對岳飛的那般氣魄。
太上皇趙昚的心里有著種種顧慮與牽絆,使得他即便是下定了決心要除去葉青,但在關鍵時刻,也依然還是會變的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趙昚肯定著葉青在北地的功勞,葉青同樣也以史書警示著趙昚,將來的是非對錯,絕不是當代人可以決定的,是忠是奸,最終是由后人評述,是英明的君王還是昏聵的皇帝,同樣不是由其麾下的臣子說了算,還是要一同交給后人評述的。
當年的高宗皇帝,風波亭冤殺岳飛,已然是讓整個皇室跟朝廷蒙羞,而如今,趙昚在葉青還沒有反抗之前,在還沒有被他逼的就差一步踏上謀反之路之前,趙昚為了皇室跟朝廷的顏面,顯然也不敢像葉青當初鴆殺趙汝愚那般,在壽康宮的偏殿里鴆殺葉青。
葉青此時的目光一如既往的清澈、坦誠,趙昚的目光多少顯得有些猶豫跟隱憂,君臣二人相對而坐,話語并不是很多,趙昚一時之間自然是還有些難以啟齒,就在此刻讓他們君臣二人徹底撕破臉皮。
一頓皇家的膳食吃的是泛善可陳,并沒有出現向大殿里那些心知肚明的詭異與緊張的氣氛,更是沒有君臣大聲爭吵,抑或是一人決絕,一人痛哭流涕的求饒的場景。
即便是連桌上的一壺酒,在君臣二人結束晚膳時,依然是剩下了大半并未喝完,而旁邊的太監跟宮女,原本從一開始對葉青警惕十足的目光,也在此時變的慢慢松懈了下來。
“陪朕散散步。”趙昚放下手里的茶杯,神色之間也顯得比最初要輕松了一些,雙手背后拒絕了太監與宮女的攙扶,率先從偏殿走了出去。
葉青不緊不慢的落后一個身位跟隨其后,而在兩人的身后七八步的距離外,則是幾個太監與宮女,而后便是那一直原本一直守在壽康宮前的侍衛司將領與十幾二十個兵士。
一路上君臣二人有說有笑,君臣二人踏上萬壽橋后,便幾乎成了趙昚一人在說,跟在身后的葉青偶爾附和一聲,而所言的大多數都是當年高宗皇帝在此的一些事情。
自然,也會偶爾轉頭,問問葉青當年第一次踏上萬壽橋、進壽康宮的心情。
拾階而上,沿著便緩的鳳凰山石徑,君臣二人以及后面浩蕩的宮女、太監,以及侍衛司的眾將士,在燭火的照耀下,向著點將臺的方向行去。
“皇家自古以來就該有皇家的威嚴與法度,同理,朝廷也該有朝廷的威嚴與法理,任何臣子都不該凌駕于之上。北地這么多年來,在葉卿的吏治下,朕自然是很放心,朕也相信葉卿你對于朝廷、圣上的忠誠。但話說回來,朝堂終究是朝堂,天下人終究是要看皇室之法度。朕心不忍,但為了朝廷,為了大宋江山的綿延百年,也不得不行此無奈之舉。”走上最后一階臺階,趙昚便停步轉身望向身后燈火通明的皇宮,而葉青等人,則是不得不在臺階處站著,一一仰望著大宋太上皇在昏暗的燈火下,帶著沉思與肅穆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