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
歷史上的寧宗趙擴,對于朝堂政事的能力并不是十分出色,甚至用平庸來形容都一點不為過。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還是一個十分好學、頗有原則之人,雖善于聽從其他臣子的意見,但卻是在大部分時候對于朝堂政事,沒有自己的見解。
而如今玉津園的趙擴,雖然不過十二歲之齡,而且暫時還無法看到他對于朝堂政事的敏銳跟興趣,但不管怎么說,最起碼如今的一舉一動,比如今圣上當年都要強上一些。
不過葉青也不得不在跟趙擴談話時,時不時也會想起,為何太上皇趙昚有意立慶王之子為儲君的事情。
總的來說,在玉津園里頗有隨意的談話中,葉青還是能夠感覺到,趙擴身上時時刻刻都會流露出,應該是源于李鳳娘的教導,從而出現在其身上的呆板、固執的一面。
也讓葉青有些明白,為何在這個時候,趙擴突然提出要朱熹等人來陪讀,顯然,如今李鳳娘教給他的,一切他本身的學識,最起碼在這個時候已經感覺到了有些不夠用,從而讓他不得不去求教于書本,或者是這些讓他頗為尊崇的先生。
“打仗是不是很殘酷”趙擴在廊亭內坐下,而后示意葉青也坐下,比起剛剛兩人一同散心的陌生來,漸漸熟悉了的趙擴,此刻的神情才微微有了些少年該有的靈動跟稚嫩,而不在是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兒。
“打仗自然很殘酷,因為真的會死人的。”葉青笑了笑,繼續說道“但若是讓臣說,臣認
為朝堂之上更為殘酷,比沙場還要殘酷。”
“為何”趙擴瞪大了眼睛,有些不相信的問道。
經過短短的接觸,他發現眼前的葉青,也沒有這幾日那些臣子說的那么壞,但也沒有他母后說的那么好。可不管怎么說,趙擴還是覺得,這人雖然對自己很隨和,但時不時的還會流露出那種讓他心折不已的氣度來,而每每有這樣的念頭冒出來的時候,腦海里總會浮現一些臣子對他葉青的彈劾話語來。
梟雄、佞臣等等,在趙擴的心靈上,其印象恐怕就該是葉青這種形象,舉手投足都會給人一種莫名的威勢。
“因為沙場上的刀槍都看得見,而朝堂之上的刀槍都是無形的,一句話、一個舉動,甚至是一個念頭,都能夠置人于死地。朝堂之上多利益之爭,任何一個臣子,在遞呈奏章時,沒人知道他的字里行間除了忠誠以外,是否也夾帶著私心。而這一切就都需要太子去獨自判斷,絕非是只看奏章即可。”葉青也不客氣,趙擴終究是不同于外人,不管有沒有那層窗戶紙,此時此刻,他都覺得自己有必要,在李鳳娘急不可耐的要把他推上風口浪尖的時候,給予眼前的未來君王一些自己認為的良言。
但太子會不會聽,能不能聽進去,葉青便不知道了,何況那也不是他能夠掌握的事情,但眼前既然有這個機會,那么他自然是不想放棄。
“葉大人的話孤孤會記得的。”趙擴十分得體的回答道,但沒人知道他是否真的挺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