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慶元元年寒冷的冬季在山東各路不知不覺間已徹底消失不見,一直拖到慶元二年三月的葉青,才不緊不慢的啟程前往長安。
墨小寶、鐘蠶并沒有跟隨葉青一同前往,而是留在了濟南府,葉青給出的理由是因為蒙古人年前的那次刺殺,讓他不放心被留在濟南的鐘晴等人。
但顯然這個理由并不能夠讓自元日后,一直疑神疑鬼的耶律楚材相信,不過耶律楚材也并沒有去質疑葉青的動機。
跟隨著葉青在濟南府這些日子里來,他已經能夠清楚的感受到,整個北地完全就是以葉青為首而建立的一個強大的地方勢力,所以不管葉青走到哪里,哪里才該是其他人注意的焦點才對,沒有葉青所在的地方,顯然瞬間就會變得沒有那么重要。
朱世杰、耶律楚材,以及所率三千種花家軍的賈涉,在葉青的率領下浩浩蕩蕩開始向西挺進,在天氣回暖之際,從濟南到臨安的一路上,但凡經過之處,都能夠看到已經開始在田地里忙碌的百姓身影,不管是牛車還是驢車,或者是彎腰于田地的百姓,以及那帶著綠色冒出地面的植物,路邊那漸漸吐出新芽的樹木,仿佛都帶著春的生機與悠然。
還是如同往常一樣,開封、洛陽對于葉青就像是禁地一般,不管是何時從此經過,葉青都從來不會做過多的停留。
元日后朝廷已經下旨,同意慶王之前的建議,置開封為留都,所以當葉青在到達開封的這一路上,自然也能夠看到一些從臨安朝廷北上開封府的官員,一個個坐著馬車拖家帶口,如同遷徙一般。
葉青把朱世杰夫婦交給了慶王,按照之前葉青已經跟慶王溝通好的條件,把朱世杰差遣進了接下來會在開封置的小戶部衙署內。
在開封府不過短短三日的駐留,葉青便繼續沿著黃河趕路,慶元二年四月中旬,在春耕接近尾聲時,葉青、耶律楚材也緩緩進入到了長安城內。
從濟南到長安,這一路上看到的一切,并沒有在耶律楚材的心中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并不富裕的北地各路、州、縣在經過的耶律楚材眼里,跟他們金國的州、縣并沒有什么實質的差別。
這也讓耶律楚材一頭霧水,滿腦門子的問號,絲毫不覺得,就是這樣一個并不富裕的北地,竟然能夠打敗金國,甚至震懾住了金國如今連再次南下征伐的勇氣都沒有。
北地回到宋廷手里已有多年,耶律楚材之前也并沒有來過北地任何一路,所以他也無法把眼下的北地,跟當年金人治下的北地做一番比較。
不過能夠拿來比較的東西其實也不少,比如葉青北伐而收復這些北地疆域,花費的時間要遠遠比當年金人南下時的時間要長的多。
被定義為宋廷恥辱的靖康之變,不過是用了兩年的時間,就奪取了宋廷淮河以北的所有疆域。
眼下看著巍峨高聳的長安城墻,耶律楚材雖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認,眼前比當年金人治下更為巍峨的長安,恐怕很難再次被金國奪走了。
延州一戰他并沒有參與,但他在燕京自然也知道,金、宋這一戰最終是以議和結束,兩者都沒能夠從對方身上占到絲毫的便宜,最終只是白白往滔滔黃河中丟進了數萬兵士的性命。
虞允文并不好奇葉青帶來了耶律楚材,也并不好奇墨小寶跟鐘蠶沒有跟來,兩人心照不宣的互望一眼后,便率眾向城內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