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看來,既然當年的大金國,能夠從會寧府一步一步的入主中原,那么只要給自己一些時間,自己也將能夠向當年的太祖皇帝一樣,讓整個大金再次重回盛世。
而葉青顯然并不這么認為,甚至根本不給完顏璟哪怕一絲希望。
葉青憑借一己之力,把一個弱宋變成了一個強宋,完顏璟不認為自己就不能去復制葉青助宋廷變強之路。
“宋之崛起,非葉某一人之力,也非葉某有通天徹地之能。宋之崛起,乃錢財、術數、人文、民心等因素殷實之果。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葉某不才,雖有佞臣、梟雄之名,但也得諸賢之助,如李橫、辛棄疾、虞允文、劉克師。朝堂之上,葉某勢弱,雖無離經叛道之心,但因天下之大局、中原之正統,得罪之人無數,所行所為為人所詬,佞臣、梟雄之名。”
完顏璟豪奢的馬車緩緩從大定府內出發,半臥于車廂內的完顏璟,在此時才打開葉青前幾日臨別時,由乞石烈諸神奴轉交給他的信件。
不同于往日里葉青常用的毛筆所寫書信,這一封如同蠅頭小楷的書信,更像是以一種去其筋肉存其骨質的竹錐筆所寫。
而葉青到今日,也不過是第二次使用硬筆寫字,第一次,則已經要追溯到遙遠的給燕家大小姐燕傾城寫商策之時。
“今日之宋盛,更因宋之中原正統之制、因天下大勢所造,非葉某之功。秦嬴政施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成華夏之大一統,此乃宋之傳承之制,華夏之脊梁也。漢董仲舒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天下之強漢,造華夏之千年基業。兩晉南北雖天下大亂,然儒術已安,左傳曰裔不謀夏、夷不亂華,華夏與四方生逢其亂,已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隋再奠華夏之基業,唐再創華夏之疆域,天下皆為臣民。漢時郡、唐時府,華夏與四方已然融為一體,何分彼此弱宋雖竊他人國居之,然百年已享,雖弱卻無亡國之兆。今圖謀中原、收復山河,大事已成,卻因葉某而不知足也。葉某當年之豪言千萬人恥笑,然成就葉某如今之燕王。宋室安,葉某卻野心起,非盜宋之江山,而因仰漢、唐之強,慕華夏之盛。”
“千年之前,中原既華夏,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為四方蠻夷。而今天下之大不同,宋、金、蒙、夏、遼、大理等朝當該為一家,共抗天下之蠻夷。天下之大,非華夏、四方可概括,四方蠻夷也非中原之鄰視之。東有島國倭國、高麗,北有大片廣袤極寒之地,西有諸多大陸直通海外,南下大洋,更是碧波萬頃,洋之盡頭諸國林立,乃我華夏四方蠻夷與敵人是也。”
“葉青想要朕降宋廷,皇后怎么看”完顏璟搖了搖頭,他還是頭一次接到葉青如此嚴肅的信件。
“讓大金降宋”李師兒吃了一驚,有些疑惑的看著完顏璟,不知道此話是何意
若是說降宋,如今不是已經對宋廷俯首稱臣了嗎
完顏璟看著有些疑惑的李師兒,笑了下說道“非是如今這般俯首稱臣,而是共尊宋廷為正統,金國不在。”
“葉青簡直是癡人說夢”李師兒提起葉青就沒有好氣,自從那天離開大定府,完顏璟的情緒即便是到今日為止,一直都是很低落,像是一直有著什么心事兒一樣。
完顏璟微微嘆口氣,神色倒是很平靜,低頭看了一眼手里的信,思索了下后道“葉青說,他之所以能夠助弱宋成為強宋,并非是他有多厲害,而是時勢造英雄。”
“葉青奸詐、陰險,城府深不可測又野心勃勃,他說助宋,依妾身看,宋廷早晚有一天得姓葉才是。”李師兒撇著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