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以夷制夷,雖然是如今吐蕃的傳統之制,但對于葉青來說,用蒙古的夷來治吐蕃的夷,就如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度過程一樣,經過蒙古人對吐蕃制度的洗禮與破壞之后,再由宋廷進入修剪枝葉,既是事半功倍之策,也是一個能夠在短期內爭取讓吐蕃達到一個完善制度的策略。
葉青洋洋灑灑說的是口干舌燥、唾沫橫飛,而窩闊臺、朮赤還是木華黎,也都是聽得極為認真而專注,甚至就連丘處機,都不得不嘆服,葉青所言之策,確實是一個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征服吐蕃的好辦法,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還不用受制于吐蕃佛教。
不過,自然而然的,站在丘處機的立場與角度,也就意味著,不論是他們全真教還是吐蕃佛教,將來即便是能夠擁有虔誠的信徒,但這些信徒,卻絕不是他們能夠控制其思想行為的信徒,反而是會形成一種建立在華夏民族傳統之上,讓百姓隨意選擇甚至是隨時摒棄的信仰所在。
歸根結底,在葉青的法則下,只會形成一種存活于王權之下,看王權的臉色存活,接受百姓供奉與摒棄的信仰所在,無法從根本上分享王權的權利,也就無法與王權平起平坐的信仰。
就會形成如同生意一樣的存在,生存與衰亡則是要靠他們自己與百姓維系,同時,還要去面對挑戰傳承千年的儒學。所以最終的結果便是,把他們所謂的傳道布教者,從神的位置上徹底拉到了人的位置,少了那絲的神秘與尊崇外,王權則就成了他們與百姓共同的法則,共同的主宰。
“燕王此舉怕并非是只為大汗著想吧”木華黎雖然聽不出來葉青此番真誠的策略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但他總覺得,以葉青的性格,絕不是一個輕易就會幫助別人的人。
更何況,如今蒙、宋之間的關系又是如此的微妙,葉青真的就會善罷甘休,單純的是在為大汗出謀劃策嗎
經木華黎的提醒,窩闊臺的心頭也是微微一震,當下順著木華黎的話問道“但不知道燕王為何要八思巴”
“以八思巴為條件,只是為了讓你們相信我,當然,若是你們不同意把八思巴給我,那換其他條件也不是不可行。至于。”葉青的目光掃過狐疑的木華黎跟窩闊臺,而后淡淡的說道“聽與不聽是你們的事兒,說與不說是我的事兒。雖然本王與鐵木真之間如今不同當年,但我更不愿意看到,鐵木真南征北戰這么多年,辛辛苦苦一統草原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最后成了一個和尚手里的權利。如果我是一個蒙古勇士,若是有一天,我寧愿信奉鐵木真為神,而絕不是信奉一個和尚為神。蒙古人當該有自己的信仰,如狼、如鹿,或其他,但若是把這些都拋之腦后,反而去投入一個可以控制你意志的佛教僧人麾下,鐵木真真的甘心嗎”
“我們把八思巴的人頭送給你如何”朮赤雙眼寒光閃過,看似長得五大三粗如同莽夫一般,但同樣也是心思縝密。
如此建議送八思巴的人頭給葉青,自然是有他自己的計較,那就是一旦葉青所言之策可行,那么到時候八思巴對于他們而言,無疑也就不像現在這般重要了。
而若是葉青的謀略在吐蕃不可行的話,那么他們到時候再次重用八思巴也不算太晚。
所以葉青點明了要八思巴,那么也就或許可以說明,八思巴的身上還有可取之處。所以為了不讓葉青從八思巴的身上得利,那么給葉青一個死了的八思巴,豈不是更符合蒙古國的利益
“人頭你們自己留著吧,本王雖然雖非是素食主義者,但也不是濫殺無辜之人。既然讓你們把八思巴送給我,讓你們有所顧慮,那么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