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出使大理國,想必你也知道,我們三人這一路上可謂是各懷鬼胎、明爭暗斗。不論是還未至大理時,還是到達大理后,可并不像是表面上那么的平心靜氣。”
李鳳娘看著葉青,心頭也被勾起了好奇心,她依稀記得當年葉青三人出使大理國,在朝堂之上好像還引起了不小的波瀾,但最后因為大理一行還算是頗為圓滿,所以朝廷也就沒有理會那些風波,從而也就使得,葉青、韓侂胄、史彌遠三人一同出使大理一事兒,被認作了是三人在朝堂之上共同崛起的第一步。
如今葉青已經貴為燕王,史彌遠已經是身居左相,韓侂胄則因為謀反一事兒被誅,雖然說如今已經是物是人非,但當年三人出使大理一事兒,很多時候還是會被其他官員拿來在私下里偷偷議論。
自然,在其中有人會認為葉青、史彌遠、韓侂胄三人,在出使大理前彼此私交還算是不錯,只是后來隨著三人在朝堂之上慢慢崛起后,因為彼此利益與志向的關系,才使得的三人漸行漸遠,最終是分道揚鑣,甚至是成了朝堂之上對手。
史彌遠專注于經營朝堂,多年來始終不曾更改過目標,在最初也是被人認為,雖然家世背景頗為強勢,但在他們三人之中,也是仕途之路升遷最為緩慢的。
韓侂胄同樣是家世背景強大,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軍伍之中都頗具有威望與影響,早年時從軍,后來則是走向朝堂,被看做三人之中升遷最快,仕途之路也最為平坦的一個。
而后來的發展,也恰恰印證了這一點兒,韓侂胄最終也成為了三人之中,最早權傾朝堂的左相,當年之強勢,已經是完全蓋過了葉青與史彌遠。
而葉青則是從一開始便不被人看好,既沒有像前兩者的家世背景,朝堂之上也沒有強大的后盾,而且還是一個禁軍都頭的出身,所以三人之中,葉青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濫竽充數的。
但奈何也正是因為葉青的不被人看好,竟然在軍伍之中強行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仕途之路,雖然前期、中期都不如史彌遠、韓侂胄走的那般順暢,但后期特別是自北伐開始后,葉青就已經隱隱露出了強于其他兩人的仕途鋒芒。
而這些年來,葉青可謂是三人之中經歷最為坎坷的一個,歷經重重生死,如同史彌遠專注于朝堂之上一樣,葉青顯然知道自己的優點與弱點,所以便放棄了毫無強大后盾的朝堂,反而是選擇專注于在軍中謀取功名。
所以如今雖然依舊是對于朝堂頗為陌生,但其尊貴的燕王身份,顯然也不是史彌遠的左相差遣能夠比擬的,加上如今在北地更是權勢遮天,從而也就使得,當年最不被看好的那位,竟然成了有可能成為最終勝利者的那位。
如今若是單論權勢,葉青與史彌遠一南一北、一文一武,可謂是不分上下,但若是加上自身的爵位等等,葉青顯然是稍勝一籌。
隨著韓侂胄被誅后,史彌遠跟葉青之間的矛盾雖然還未公開
本章未完,請翻頁
化,但幾乎朝堂之上的官員都很清楚,大宋朝堂如今已然是葉青跟史彌遠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