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兒手里有完顏陳和尚、完顏斜烈、乞石烈白山三名在軍中威望極高的將領,不論是王庭筠父子還是完顏從恪都相信,只要三人回到金國上京振臂一呼,必然能夠讓大部分軍隊陣前倒戈,為皇后李師兒賣命。
而且除了三人之外,還有一個一直看似已經投誠完顏珣的乞石烈諸神奴,此人雖然在面對宋廷時接連打了幾場敗仗,最終也是因為他沒能夠堅守住燕京,使得金國最終一敗涂地,甚至也由此導致了完顏珣的謀權篡位。
凡事顯然都有因果,乞石烈諸神奴棄燕京投降,顯然在當時的條件下也是唯一的選擇。
完顏璟御駕親征平定叛亂陷入到了困境之中,而原本要一心堅守燕京城的乞石烈諸神奴,從父輩開始就深受金國浩蕩皇恩,所以在這個時候,乞石烈諸神奴也不得不做出棄車保帥的抉擇。
既要去援救陷入困境的完顏璟,又要放棄對于燕京城的堅守,對于完顏璟來說,不管選擇哪一步其實都是下策,所以不管是在做垂死掙扎,還是等著來日能夠反攻燕京,乞石烈諸神奴在離開燕京前的那段時間,都必須給燕京留下一些看似在未來還能夠反攻燕京的希望才行。
完顏璟對于乞石烈諸神奴的馳援與棄守燕京的選擇,把所有的原因都歸到了宋廷葉青的身上。
在完顏璟看來,乞石烈諸神奴棄守燕京,選擇馳援他在關內的平定叛亂,除了因為擔憂他這個皇帝外,便是因為葉青的大軍太強大了,以乞石烈諸神奴當時在燕京的力量,顯然無法抵擋葉青所率大軍的腳步。
但對于乞石烈諸神奴指使一些人留在燕京當內應,為以后的反攻燕京做準備,完顏璟還是能夠在平定叛亂的失利當中找到一絲絲的欣慰。
無論是王庭筠父子,還是衛紹王完顏永濟之子完顏從恪,甚至包括其他一些金人留在燕京,都是出自于乞石烈諸神奴的授意。
在乞石烈諸神奴當初的計劃中,只要他趕到西京助完顏璟平定耶律留哥等人的叛亂后,便可以隨同完顏璟一同殺回燕京,而那時候的燕京,于宋廷大軍和葉青來講,可謂是正處于立足未穩之際,加上城內又有大量的金人與內應,那么對于他跟完顏璟來說,天時地利人和幾乎他們全部占了,而葉青在燕京又有什么優勢呢
但最終的事情發展,顯然是超乎了乞石烈諸神奴的猜想,御駕親征平定叛亂的完顏璟竟然差些被背后支持耶律留哥一部的蒙古人所俘虜,最終還是多虧了葉青的救援,才使得金國皇帝與皇后幸免于難。
也正是因為葉青千里疾馳的救援,使得完顏璟得以大難不死,但也因為平定叛亂的失利,使得宗室之內開始對于完顏璟作為皇帝的能力起了懷疑之心。
而完顏珣顯然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在金國混亂之時,最為有力來謀取完顏璟帝位的宗室。
葉青曾經警告過完顏璟要小心完顏珣等宗室,不論是完顏璟還是李師兒,顯然都沒有在意,也或許是還沒有從平定叛亂的失利中回過神來,也或許是金國衰退的太快,使得完顏璟根本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應。
總之,當平定叛亂失利,以及差些被蒙古人所俘后,接下來發生的一連串事情,其實都讓完顏璟甚至整個金國有種措手不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