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完顏珣想要保住如今的皇位與金國不被亡,那么他就必須在鐵木真跟葉青兩者之間選擇一個做靠山,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他內外的壓力小一些。
蒙古人與宋廷相比,雖然宋廷一直都是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態,而且還奪取了燕云十六州,可這些都是完顏璟的過,跟他完顏珣沒有任何關系。
至于蒙古人,因為耶律留哥一部的存在,以及金國對蒙古百姓多年來慘無人道的欺壓,使得完顏珣把蒙古人當做靠山一事兒當成了下策,只有在葉青決計不會與他結盟后,他才會考量。
當然,葉青手里的金國玉璽與皇后李師兒,也讓完顏珣不得不把宋廷放在第一結盟的位置上,而這也就造成了如今,葉青在四權之間,已經穩占優勢的緣由。
葉青確實不打算追究高麗人招惹他一事兒,就像鐵木真一眼看透這是完顏珣挑撥的手段一樣,葉青同樣是一眼看穿,完顏珣的挑撥不外乎是希望借此機會,斷絕了高麗人崔忠獻轉頭向葉青求救的可能。
高麗僧人坐在宋廷驛館的前廳內默然不語,既不同意葉青的揣測也不反對,事實上,經葉青如此一解釋后,他心頭也是豁然開朗,完顏珣的所作所為也確實是如葉青所言那般,正是為了挑撥離間宋人與他們高麗之間的關系。
燕王難道不想知道左相崔大人的條件嗎或許相比較金國的條件,左相能夠給予燕王的更為誘惑呢金允候想要做最后的掙扎,即便剛才葉青已經斷然拒絕了崔忠獻的求援兩次。
一國之相的許諾、一國之君的許諾,試問若是你,你會如何選擇葉青斜眼看了一下旁邊不遠處靜立的丫鬟,他相信,在日落之前,今日自己與高麗人的談話,也會傳到完顏珣的耳中。
但燕王別忘了,崔相當初的選擇可很可能便是燕王您的前車之鑒。當初完顏珣也曾許諾給崔相極其誘惑的條件,可如今,即便是崔相親至,希望金國相助出兵至高麗邊疆,只是兵臨城下而非是攻城略地,金國皇帝完顏珣都不愿意。燕王又如何敢保證,跟金國結盟后,金國不會背信棄義呢就像背叛崔相一般呢僧人金允候依舊保持著高僧一般的模樣兒,沒人能看出來,此刻金允候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葉青依舊是搖頭,正所謂墻倒眾人推,如果崔忠獻此時在高麗朝堂還是如日中天的話,葉青或許會考慮在鐵木真離開會寧府選擇做壁上觀后,與崔忠獻結盟對金。
當然,這樣的風險要遠遠大于與金結盟,畢竟,若是跟高麗人聯手,那是有可能把金國推給蒙古人的。
所以即便是崔忠獻在高麗如日中天時,葉青都不太會選擇與高麗結盟,何況是如今崔忠獻已經開始日薄山西
爭斗便是如此殘酷,當你如日中天,朝野上下或許都是你的朋友,你的附庸,但當你開始衰弱時,任何人或許都會成為你的敵人,成為給你致命一擊的那個人。
崔忠獻朝堂之上得意多年,如今也算是真正嘗到了何謂人間疾苦,完顏珣看破了崔忠獻的勢弱,葉青權衡利弊之下,自然是利益大者得青睞,所以他絕不會選擇崔忠獻。
完顏珣雖然不清楚葉青的權衡,但他對葉青果斷的拒絕高麗人的請求還是極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