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拍完戲我們就回去上幼兒園。”姜念提醒道。
原本還高興的月牙兒頓時如喪考妣,默默的轉身坐在自己的轉身小板凳上,能逃避一刻是一刻。
姜念好笑,拿起月牙兒要拍的角色看了看。
月牙兒扮演的是女主幼時的一些生活場景,生活在邊關小山村,以耕種砍柴為生,一家四口過得清貧卻又溫馨。
但好景不長,邊關戰亂,父母都死在了敵人的刀槍下,哥哥不知所蹤,幾天后餓得奄奄一息女孩兒被人從尸堆里撿了出來,因為一個雞腿就跟著救她的將軍走了,之后她慢慢長大,為了家人報仇,為了萬千百姓,她穿上盔甲騎著戰馬,手握紅纓槍,為國而戰。
巾幗不讓須眉,很英雄主義的一部劇,是張導的一貫風格,揭露現實卻又有理想,內心熱血,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正義、濟世又鮮活的角色。
月牙兒的戲份不多,只有幾場,一場是她背著小背簍跟在家人身邊嘻嘻哈哈,還有就是跟著母親在家里燒火做飯,跟著哥哥坐在家門口的大李樹下一起吃李子。
接下來便是去縣城趕集,然后遭遇不測,幾日后被人救出帶走,然后有幾場和其他哥哥姐姐們一起訓練的場景。
姜念看了看自己的拍攝安排,打算抽空的時候帶月牙兒去隔壁劇組拍內容,張導說月牙兒的戲份少,內容也不多,也不用遷就其他演員的時間,方便的時候過去就行。
張導看在林導的面上比較寬厚,但姜念也不敢真這么大牌,專門請假抽了兩天時間帶著月牙兒去了隔壁女將軍劇組,這里大家穿著都比較素色,不像她們貴妃傳劇組爭奇斗艷。
拍攝場地在郊外鄉下,她們搭著劇組的車搖搖晃晃去了鄉下,取景地在一處河邊,河邊搭建著茅草棚,籬笆墻內有一株大樹,是個乘涼的好地方。
等月牙兒穿好打滿補丁洗得發白的短褐,姜念給她理了理頭發和衣擺,輕聲和她說著待會兒要做什么,“等一下你從這里跑過去,然后說一聲娘,我來幫你就行,然后把蘿卜撿到背簍里放著就行,別給自己亂加戲。”
月牙兒點頭,她可是有賺錢經驗的小演員,不會亂來的。
等該交代的交代好,月牙兒背著一個小竹筐,跟在小哥哥后面沿著田埂跑過去,像風一般的女漢子,然后一腳踩歪直接摔在了田埂上。
姜念看得吸了一口氣,正需要上去問她有沒有摔疼,下一瞬就看到前面的小哥哥轉身回來牽月牙兒,月牙兒和小哥哥還不大熟,沒讓小哥哥牽,自己撐著田埂,屁股一撅然后就站了起來。
小哥哥問她“有沒有摔疼”
月牙兒搖搖頭,自顧自的拍了拍手上的草屑,還記得自己的任務“哥哥,我們快點去找娘。”
小哥哥回過神,想到導演叔叔沒有喊卡,只能繼續牽著小妹妹往前走,“你小心一點。”
月牙兒點點頭,吸了吸鼻子,她不疼她不哭,她要趕快拍完去找媽媽。
姜念看導演沒有喊停,知道導演是想讓月牙兒自由發揮,又默默的坐了回去,但視線一直沒有離開月牙兒,生怕她再摔了。
好在后面的路還算平坦,月牙兒很快就跑到了群演身邊,跟著小哥哥喊“娘,我們來干活。”
休息了片刻后繼續拍下面的場景,月牙兒開始拔菜,但是力氣太小,使出吃奶的力氣都沒有拔出來。
小哥哥在旁邊提醒“你裝這個菜。”
“哦。”月牙兒軟軟的應了一聲,然后撿菜放入背簍里,一棵兩棵三棵,最后裝了小半背簍。
裝好后在日落下,一家四口背著背簍慢慢回家,從矮到高,儼然是一排移動信號。
接下來還有做晚飯、抓魚、樹下吃飯吃李子的畫面,每一個場景都特別溫馨,尤其是兩個小朋友坐在樹蔭下閑聊未來的場景,更是讓人捧腹。
小哥哥問月牙兒“妹妹,你長大了想干什么”
月牙兒絞盡腦汁的想了一會兒“我想做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