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岳給父母編排的理由,是自己被國家研究所看中,已經是鐵飯碗的身份,而何安幾個便是自己的助手。
這理由漏洞百出,奈何有韓軒和尚文曲兩人背鍋,地方政府進行確認。
老兩口雖然猶如做夢一樣,卻也只能自己兒子“出息了”這個事實!
半年沒有回來過的村莊依然破舊,猶如別處的鄉村,只是村莊通往縣城的道路已經重新經過整修開闊,還不是前世那種狹窄的村村通,而是雙車道的寬闊馬路。
這其中涉及多少拆遷和糾紛,呂岳不用想都知道,必定十分麻煩!
看到呂岳驚訝的表情,何安在旁邊笑著解釋道:“隨著韓軒升任部長,道標走向明面;為道標的家鄉修橋補路,這屬于道標的福利之一,不光少主這樣,所以在籍的道標都是這個待遇!”
“原來如此!”呂岳恍然,看來韓軒做聯盟的部長,好處還是蠻多的嘛。
何安現在是呂岳的大管家,一切瑣事都由他來負責,修橋補路這個事情太小,因此何安根本沒向呂岳報告。
、、、
呂岳家是三代單傳,也沒什么叔伯兄弟,呂岳母親倒是有幾個姐妹,可也遠在外省,走動的不多,因此過年期間,呂岳除了初一出去露一下面,其余時間盡數貓在屋里溫習功課,誦讀道藏。
魂力可以提升知識,但魂力提升的知識很死板,不增加底蘊,強行提升最多只能提升到“了然于胸”的層次。
這幾個月事情多,脫離課堂太久,呂岳還真不知道“了然于胸”在高考中能考多少分數。
好在這也不是難事,打電話給老徐,挨了一通臭罵之后,很輕松的就弄來歷年高考的全科試卷,對自己的水平進行測試。
“這分數有點低吧?”看著自己面前擺開的四份試卷,呂岳深深皺起眉頭。
高考是四份卷子,語文,數學,英語,再加上文綜,當然理科是理綜。
藝術類考生默認是文科,呂岳用歷年試卷測試自己的成績,文綜是一百五,英語一百三,語文一百,數學一百零五。
這四份卷子滿分都是一百五十分,總分六百分。
測試的成績,文綜和英語還行,唯獨語文和數學兩門分數太低。
接下來呂岳又連續做了幾套卷子,并按照老徐給出的標準答案進行批改,每一套試卷的成績雖然有差別,但上下浮動并不大,總成績都在四百八十分左右。
呂岳的目標是京大。
但京大每年在中原招收的人數還不超過十個,四百八十分在職高都上不了頭名,更何談還有其他的普通高中,這還是縣一級,還有市一級。
中原是華國人口最多的省,共有三十八個市,每年參加高考的考生數百萬,這個競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