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間縣令誤會了!”上首的關帝神撫髯笑道:“周邊幾個縣城的城隍陰神多受妖魔攻打而隕落,為了填補空缺,我便擇選了幾個將要壽終的書生,考試一番,好安排他們去就任城隍,也好庇護一方百姓安危!”
“原來如此,倒是我多心了!”吳子清朝殿中考生一看,果然見都是書生,看打扮有的是童生,有的是秀才,至于舉人倒是一個都沒。
童生是一鄉之才,由鄉老推薦,秀才是一縣之才,通過縣試才能稱之為秀才,舉人卻是通過府試或是州試才有的功名。
一縣城隍,招錄秀才已經有些破格,更何況舉人、、、
按法理來講,這關帝神有些逾越,只是如今天下大亂情況特殊,吳子清又是個實用主義者,只要對百姓有益的,他一般都不會拒絕,因此對這逾越視而不見,反而是沖關帝神拱了拱手,示意自己魯莽。
得到吳子清的恭維,關帝神十分高興,命最下屬的一個鬼神朝下挪了一個位置,大笑道:“難道陽間縣令此來,倒是我陰司的榮幸,還請快快上座,看一看這諸位考生的答卷!”
“好!”吳子清點了點頭,也不心虛,就這么直直的走上去,坐在關帝神的下首。
吳子清不介意,倒是把呂岳氣的不輕,你比城隍還大半級哩,怎么能坐在他下首,這不是自降身份么,你自降身份,作為你老師,我都帶丟臉的!
不過這里是城隍殿,這關帝神的地盤,不易起沖突,吳子清一個堂堂心向朝廷的官員都不介意,自己一個西貝貨又憤怒個什么勁、、、
這么一想,呂岳也就解勸開自己,借助天魔旗朝周圍看去。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與《聊齋》“考城隍”中的情節相差不大,關帝神頒下的試題同樣是“一人兩人,有心無心”這八個字。
殿下考生各抒己見,過不得片刻,各自寫完交卷,吳子清因為是客人的緣故,大家便也將試卷傳遞給他。
吳子清特意將試卷放低,好讓呂岳也能夠看到。
這些試卷中,最出色的就是宋熹和一個叫張生的卷子,不為別的,這兩人的卷子條理清晰,講述明白,只是觀念相左,宋熹的卷子講的是一個人做事,要無愧于心,其中最具代表的句子就是很出名的那句“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張生的卷子卻借用了孔老夫子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的典故,強調問跡不問心!
簡單來講,就是做好事就賞,鼓勵大家都來做好事,做壞事就罰,給做壞事的人提個醒。
吳子清本來也就看看,可等到滿殿鬼神都稱贊其宋熹的卷子時,吳子清卻惱火起來,他是干實事的人,別的都不看在眼里,若是按宋熹的理論,早該自絕以謝天下,可他要是自絕,淄川縣這十萬百姓誰來管?
是全部殺死?還是放歸山林,讓他們繼續做流民,強盜和山賊?
上首的關帝神聽下面鬼神議論,頗為滿意的點頭,手里捏著宋熹的卷子,剛開口說讓宋熹去當城隍,宋熹還沒說話,吳子清卻猛地站起來,大聲道:“城隍,吾覺得此舉不妥!”
聽到城隍這兩個字,關帝神眉頭微皺,有些不喜,卻耐著性子道:“陽間縣令這是何意?”
“我是何意!”吳子清以呂岳為后盾,膽氣大的沒變,冷哼道:“且不說你只是區區縣城隍,即便你是府城隍,也沒有資格代替天子冊封神靈,以我之見,即便真要冊封城隍,這張生也更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