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簡直是只有腦殘才能干出來的,但白蓮教還就真這么做了,其實他們也很有理由,因為唯有亂世,百姓饑餓交加,這才更容易將信仰寄托到神靈身上,利于傳教。
金平府在前任府君治理下,雖然不像定海王徐揚兩州那樣安居樂業,但也過的下去,這種情況下不搞亂怎么傳教。
白蓮教這種想法不能說是錯,但當賊當慣了,還沒鬧明白自己的力場,沒明白大義的力量。
白蓮教以府君的名義下達這種命令,若是太平時節也就罷了,官府的命令有朝廷背書,無論逃到哪里都是這個待遇,逃無可逃。
但現在是什么時節,現在天下大亂,各地幾乎自制,金平府府君下了這個命令,立刻就官逼民反,境內佃戶地主,土豪劣紳都收拾細軟準備離開。
白蓮教雖然迅速做出反應,使府君的兒子“逼迫”府君讓位,并收回了這條愚蠢的命令,但“大義”已失,境內還是有無數民眾離去。
呂岳不想和白蓮教硬抗,在府中下令解散佃戶家丁的時候,這些家丁佃戶卻像是商量好的一樣,齊齊要跟隨呂岳這個老爺,無論所去何處,無論生死他鄉。
這世道,想找呂岳這樣一個善待佃戶家丁的仆人,已經很難了,他們自然要緊緊抓住。
玉兒乃是聊齋世界土生土長的土著,對土地的眷戀十分強烈,最大的心愿便是成為一個擁有無數土地的豪紳,還盼著離開這里后,在別處弄個莊子。
有個莊子也算是根基,也能作為打入敵人內部的釘子,為日后定海王平定天下立功,如今是亂世,土地不值錢,呂岳盤算了一下,便應下這群人的要求。
不管怎么樣,救人,總是受天意青瞇的,呂岳身為道標,沒求到自己身上也就罷了,既然求到面前來,身正道直,也不好不管。
呂岳也不在意他們是不是有所串聯,而是傳授“白虎拳”,讓他們選出幾個頭領操練起來,又教授了玉兒排練虎威陣和煉制虎威旗的法門,將這群人當士兵一樣訓練,這樣在日后自己離開時,他們也能有自保的手段。
為首這人,便是呂岳新任的大管家,同時也是這群人的首領,被“玉夫人”賜名叫做呂二、、、
自金平府行往金華府,數百里之遙,為了鍛煉玉兒的統領能力,這一路呂岳都只當透明人,將一切都交代給玉兒去做,這一路上剿滅山寨賊窩十余處,但隨著離金平府越來越遠,世道更加混亂,莫要說商隊,就連行人都少的可憐,這些個山賊強盜沒了生活來源,囊中都是空空入夜,有很多干脆就蛻化成流民,還在山上開墾荒地,自力更生。
玉兒也不嫌磕磣,只要愿意投靠的,就全部收攏起來,反正自金平府離開這一路,打劫山賊得來的錢財夠多,足以養活這些人了。
一路見賊就滅,見盜就剿,行行停停,足花了半個月時間,才來到金華府的金華城外,而這群農戶,經過按個月的磨煉,總算也都令行禁止,被訓練的像模像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