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照初初診出喜脈之時,便往江都送去了喜信。
在江都王府的老太妃哪怕保養的再好,也總是上了年紀。玉照前些日子遇險的事,都在瞞著老太妃不敢叫她知曉。
是以老太妃對那些險事兒是知之甚少,等得知外孫女懷有身孕,是又驚又喜。保養得宜的臉都笑出了紋路來。
等入了秋,宮里派去接老太妃的人也到了。
常公公帶著一堆宮人給老太妃賀喜,話說的萬分好聽。
“如今娘娘身子重,圣上憂心娘娘身邊沒個懂的,這便想到了太妃這兒,前些日子暑熱,也不便行走,如今氣候倒是好了,太妃可再不能推脫了去,滿宮的人都等著太妃呢。”
老太妃面上帶著喜意壓都壓不住。原先她是怕成日入宮在宮里晃悠,在太后那兒惹了眼,再心中對寶兒生出不喜來,得不償失。
如今太后都去了別宮,外孫女又有了喜事,她又哪里還有不愿的道理。
她身為女子自然知曉懷胎時候的艱難,心中雖喜極寶兒有孕,卻也深深擔憂隨著而來的艱難之事。
她家寶兒可憐見的,誰家姑娘有孕都有母親仔細叮囑操勞,可寶兒沒有。
她再不仔細在旁盯著又如何能安心
老太妃自從知曉了好消息,便早早準備了起來。那些嬰兒的衣裳鞋子,都準備了多少。
等差人收拾起來時,足足收拾了三箱子。
小衣裳小鞋,全是用細棉做的,她不錯眼的親眼盯著仆人一件件收攏進箱子里去京城時都帶著。
常公公見此,也真心實意夸贊起來,這位老太妃對自家皇后娘娘那可真是一片慈愛之心,比那承恩公府的老太太,簡直天壤之別。
“奴婢瞧著太妃娘娘竟然是連小皇子兩三歲的衣裳都準備了,這小衣裳日后的小主子穿的定然好看,小皇子小公主知道他外曾祖母疼惜他呢。”
老太妃聽了這話也高興,賞賜了下人許多銀錢,唏噓道“孩子都是這般,瞧著小覺得離長大還遠,等真落生了,一晃兒就長大了。”
她親手縫的兩三歲的衣服,看著多,也是眨眼間就穿不上了。
就像她的寶兒,依稀昨日還小小的人兒成日圍著她膝下轉,如今就成了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轉眼自己也要做母親了。
說起這些準備好的小衣裳,老太妃不知想到什么竟然又嘆氣起來。
“老身竟然一年到頭兩頭跑,如今住京城比在江都日子都多。”
如今她身子尚且康健,若是來日老邁,又當如何
常公公接著道“如今戰事已了,王爺想必會長留京城,太妃過去倒是正好能與王爺團聚。”
這話說的不假,不過這回入京,老太妃有件重要的事,戰事眼見也平穩了,再不能叫那小子尋借口不成婚了。
外甥女都有孩子了,哪有做舅舅的不成婚的
三十的人了說出去也不知羞叫她都無顏出去見人她下去了又如何與老江都王交代
她已經顧不得什么顏面,朝著常公公哀怨起來,“如今我是看開了,只要他自個兒看上了眼,哪怕那個姑娘出身如何,家世如何,便哪怕是個年紀比他大的,先頭成過婚帶著孩子的,我也答應。”
常公公聽了心中暗笑,他是皇后跟前紅人,自然知曉自己身份,有意在太妃面前露個臉,提了一嘴“太妃娘娘難不成還不知,王爺恐怕婚事也將近了,您這回去了,王爺估計就要跟您通口風了,那可是雙喜臨門”
江都王與王姑娘的事兒,如今知道的人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