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近麟連忙哄著一群龍子鳳孫出了殿門,太后到底也沒看出皇帝對著這幾個孩子是個什么態度,只好轉了話,同重華長公主聊起了旁的事。
趙玄端坐于交椅上,適閑的聽著幾人說話,并不摻和。
“皇帝便留在哀家宮里,一塊兒用膳”太后詢問。
趙玄淡淡道“朕還有政務處理,便不作陪太后了,安王家眷遠道而來,可就近賜座宮殿予他們留宿,朕平日忙碌難抽出時間,安王也好替朕盡一份孝心。”
外臣不可留宿宮內,除非有皇帝同太后親詔,這番特賜足以見得皇帝對安王的器重,不僅是安王,便是連他的子女也能得此尊榮。
太后本也有此打算,但這與皇帝親口吩咐的自然不一樣。
皇帝這番吩咐比厚賞安王更叫太后歡心,她儼然忘了皇帝抽不出空來用膳的事。
太后面色稍霽,笑道“皇帝有心了。”
趙玄理了理袖口,殿外霞光漫天,宮室幾大家子其樂融融,他也有著自己的歸宿。
出了永安宮,趙玄淡淡的道“備車,回紫陽觀。”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他這半日沒見,便已心神難安。
小姑娘極愛睡覺,往往日上三竿都沒醒,他早點回去,只怕小姑娘還沒發現他離開了。
趙玄盤算得當,卻是不趕巧了,這日侯府派人接了玉照回去,玉照只給他院子里的小廝留話,說這段時日她有事不能來,等過些時日再來觀中找他。
趙玄心思落了空,神色懨懨,與往日的他相差甚大,似是濃墨穿透了溫潤的表皮,即將滲漏出來。
李近麟跟在一旁汗流浹背“陛下,可要派人去信安侯府探探姑娘幾時出門幾時過來,您立刻便能知道。”
也無須像如今這般,整日提心吊膽,就怕不趕巧了。
李近麟乃是禁庭大監,陛下親侍,手里還握著數百暗衛,眼線遍布朝廷各處,向來是皇帝的千里眼,順風耳。
趙玄聽了抬起眸子,冷冷的盯著李近麟道“朕與她的事,不得任何外力插手。”
趙玄信道,天人合一,順其自然。
他二人本就情意相通,更是天造地設,若是通過強行干涉,只恐怕適得其反。
永安宮
自皇帝走遠后,重華長公主驚嘆了一聲。
殿內眾人不禁朝她看了過去,只見重華長公主一臉悻悻然,卻是止住了話頭。
尋了個機會往太后跟前,打探道“陛下是身邊有人了不成”
太后一驚,她活了這把歲數,什么事沒經歷過恐怕都不如這句話叫她震驚來得多。
重華長公主也與兄弟姐妹一般,甚是風流。大齊本就民風開放,沒什么從一而終的說法。
皇族的這群兄弟姐妹,除了趙玄,都是極其重欲,風流成性之人。
她更是女中翹楚,先帝寵溺女兒,公主們養的一個比一個嬌貴,重華長公主十年間換了三個丈夫,就這還是明面上的,要不是太后這幾年失了權勢,她失了靠山,她連現在的丈夫都想換了。
饒是這般,重華長公主說起方才看到的一幕都紅了臉。
她湊過去太后耳邊悄聲說“我方才看見陛下脖頸上有紅痕,耳后似乎還有”
這話太后打死也不信,她瞥了眼長女,斷言道“定是你看錯了,你以為他是肅清還是肅正皇帝自小那個性子,他能容忍哪個女子在他身上胡作非為”
這話太后都說不出口。
太后唏噓道“若真是這樣,皇帝為何要瞞著,后宮可不曾聽說有御女侍寢,哪里來的什么女人”
重華長公主十分確定自己沒看錯,卻也熟悉陛下的性子。兩相矛盾之下,收回了自己方才的話。
“那大概是我看錯了,到底是年歲不小了,竟然眼睛不好使了,難不成是蚊蟲叮咬的”
她是太后長女,比下面三個弟弟都要大上不少。
太后罵她“得了,你在哀家面前說老,是在指桑罵槐罵哀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