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規制大多都是不能帶入宮的,只能在府外束之高閣,折騰這一出添妝卻也是必須要的,不為旁的,只為取個彩頭吉祥,也叫玉照成婚前添點玩樂。
老夫人更是樂意見到這一幕,好趁機叫府上的人與玉照拉近關系,別人哪怕知道自己盡心盡準備的添妝玉照恐怕用不上一回兒,也都興致高昂。
添妝這日老太妃自過了信安侯府,與老夫人兩個坐一處,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兩人彼此都是些面子。
老夫人只是一個二品命婦,與老太妃這等親王太妃身份地位差的甚大,且老太妃身容貌氣質,比她高出一截,年歲一般,老太妃卻像是比老夫人小了一輩。
兩兩相總有不自在之感。
本來老太妃等閑不愿過信安侯府來,當初獨女璞陽郡主便是逝世在這座府邸,十七年前,她般年輕漂亮的女兒,嫁來京城不過一載,便匆匆離世,倒叫她白發人送黑發人。
可添妝是大事,左右是不忍外孫女一人面。
十一月,外頭早早冷了起來,玉照掀了簾入內,便見旁邊兩位叔母和這日特意趕來的姑母,十幾位成氏旁枝女眷,有些玉照甚至一面都沒見過,還要靠旁人給她指才知些又是哪一房里頭的親戚。
表姑母、姐妹表姐妹們穿的花紅柳綠,烏泱泱的一大群,將三間花廳都圍滿了,皆是一臉笑意的作陪。
難得的熱鬧。
老太妃見玉照來了,臉上這才帶起幾分笑意,“快來瞧瞧,你的姑姑嬸嬸姐妹們給你添了么東西”
花廳中方桌上立著一個木箱,里頭裝著滿當當的物件。
玉照來了興致,走上前去各個都仔細看過一遍,里頭有金銀線繡的百子千孫床幔,石榴枕巾,還有象牙雕的觀音,如意,這些不用想便是幾個姑母送的了。
另有一些扇面,首飾,估計便是表姐妹們送的。
玉照笑道“勞煩諸位姑母叔母,姐妹們了,這些奇巧的物件,定是費了許多心思。”
她是要入宮的,按理這些都帶不進去,宮里自有規度,床幔褥么的更是用不上。
若是玉照與她們貼的近,自己去吩咐了宮內,帶進宮也不是不可,只是玉照自不會為了這些東西,平白無故主口,真帶進去了,她也不好用上。
不過這份心意玉照領了便是。
玉照褪了氅衣,尋了外祖母身邊落座,清寧給玉照奉來一盞熱茶,玉照接過里端著,似是聽著廳里其他人話。
眾人不會叫場面冷著,總變著法子各種夸贊起玉照。
玉照最近這種話聽得實在太多,她已經習慣了。
玉照倒是不冷著客人,可也沒多熱絡,淡淡的只當是個場面。
老夫人只能自己沒話找話來問她“可準備好了要帶哪些侍女入宮去的”
“原本院子里的三個大丫鬟,還有趙嬤嬤都帶進宮去。”玉照應道。
三個大丫鬟,自是雪柳、雪雁和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