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照聽老太妃進宮跟她說之時,恍惚了一下,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卻見老太妃表情比她好不到哪兒去,玉照深深吸了一口氣,手指都控制不住的顫抖了起來。
她嗓音不自覺的拔高了一些“什么誰死了”
老太妃忍不住閉了閉眼睛,臉上劃過一絲悲愴“是魏國公,聽說凄慘的很,怕是尸骨都沒一處好地方”
“你說顧升他他死了”玉照渾身的血一寸寸冷了下來,說不上是什么滋味。
腦海里瞬間閃過那人的臉。
上次見他是在什么時候
是在和王明懿一塊兒吃云吞的時候
她再是討厭顧升,也從沒想人死啊
他還這般年輕
老太妃難免有些傷懷,她心腸本就軟和,更可況還是時詢的親生兒子。
以前魏國公府退了與寶兒的親事,可如今寶兒嫁給了陛下,且兩人如此恩愛,說來還好在他們有眼無珠退了親。
這事兒老太妃自然早早就看開了。
她來京城時也見過顧升,那孩子跟他父親生的真像,可惜了
老太妃長長嘆了口氣才又說起來“就上元那天晚上,說是得罪了仇家,死在河灘上”
玉照怔怔的聽著,點漆似的雙眸閃過一絲驚愕和恐慌,對于顧升她的感情始終是最復雜的。
自己厭惡顧升不假,卻也還記得自己從小到大日日夜夜都盼望著嫁給顧升的,十幾年間的盼望和喜悅做不得假。
養條狗時日久了都能把它當成家人,更何況是有血有肉的人呢
人并非只能有一種單方面的情緒,她當年有多喜歡那個只存在于書信中風姿卓越,年少張狂的少年呢
就當是一個虛構的話本子里的人物,至少她最初是抱著跟他白頭偕老的愿望。
玉照忍著心頭逐漸升起的悵然,“沒聽說怎么人就死了是哪個惡人殺害的他可是朝廷官員,哪個膽子那么大”
“還在查,如今也才幾日功夫,上元那晚你難道不清楚京都人山人海,哪兒能這般好查出來不過魏國公可是大理寺少卿,兇手犯到大理寺門口,那還不遲早查出來天子腳下為非作歹,真是不想活了,那孩子也是可憐見的,如此年輕就遭人害了去唉,時詢死的時候那般年輕,輪到他兒子了,走了他老路一個個年紀這般小就下去了,倒是我這個老婆子還活著”
說來叫人唏噓不已,老太妃還清楚的記得,當年老江都王日日來她家門口堵著她,趕跑她的追求者時,身邊總跟著一個小跟班忙前忙后。
老江都王趕人走,他就一本正經的站門口守著。
那時時詢也才七八歲,據說是家里娶了新娘,沒人管他,小小年紀便遠道來江都他的遠房表舅家投奔老王爺。
老王爺為人粗糙脾氣暴躁,卻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把時詢當親兒子一般,費盡心思教養,便是后面老太妃進門,頭一年就生了郡主,有了親生的子女,待他仍舊沒有一絲轉變。
顧時詢也是如此。
他們親厚如一家,不分彼此,也正是如此老王爺臨死前還給外孫女定下了與時詢兒子的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