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安然嘗試制作各種口味月餅的期間,前朝也傳來不少喜事。比如讓康熙惱火的臺灣鄭經傳來病重的消息,盛京也傳來八旗人丁開墾荒地,可追加征收糧稅不少
加上后宮之中,佟貴妃、安嬪、戴佳常在和衛答應胎像穩固,接連的好消息讓康熙面上展露笑容的同時,也讓后宮的氣氛越發好轉。
皇后盡心盡力操辦著中秋節。
自打入八月起,宮里的節目就沒有停下過。
除去每日輪番表演的戲班子以外,另外皇后還允了宮人們難得的見親日。雖然只能隔著柵欄說說話,但也足以讓宮女太監們興奮喜悅不已。
萬安然笑著謝了恩。
回頭她特意給儲秀宮上下好好發了一筆賞錢和絲綢緞料,供眾人贈予親眷們,以解思親之情。
皇后的這一舉動也讓宮里的氣氛越發熱鬧,等到宮人們見親結束,各宮里也開始準備起水燈和花燈。
宮里沒有池塘,自然也不能像民間那般點起水燈,因此中秋節里耍玩的還是花燈。至于水燈則是制作好以后,統一呈送到皇上跟前賞閱,隨即在內務府總管親自督促下,交由欽天監放置在河流之中,以祭祀河工使用。
皇上跟前賞閱
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宮妃們絞盡腦汁,努力琢磨。萬安然做得很是簡單,只用了框架和粉色的綢布,做了幾個荷花模樣的水燈便算完成,等送上去時連宣嬪都忍不住吐槽了“琪嬪啊就是七歲的二公主,做得都比你好”
瞧瞧每個人做的,不在水燈上刺繡出花來那都是讓人側目的,哪里有像琪嬪這樣光拼貼組合一下,就試圖渾水摸魚過去的。
皇后瞅了宣嬪一眼。
你還好意思說琪嬪,看看你自己做的也沒好到哪里去
萬安然訕笑一聲。
她強裝作沒聽見,倒是笑嘻嘻的說起“這不是忙著做懸燈嘛”
皇后起了興趣。
她睨了琪嬪一眼,難掩好奇之心“你做了什么花樣讓本宮瞧瞧。”
萬安然笑道“是給胤禛做的。”
她使人回儲秀宮取來,略帶得意的展示給皇后等人觀看。
這是一盞小小的懸燈。
和普通方形,六角形等模樣的燈籠不同,這一盞懸燈居然是圓鼓形仿佛是由兩面圓形拼接而成,邊上和最下面還懸掛著流蘇。
長得古怪不說。
最重要的是琪嬪還用手輕輕拍了兩下,沉沉的鼓聲在耳邊奏響,瞬間讓殿內化作寂靜。
皇后和宣嬪瞪圓了眼。
一旁的周嬤嬤更是驚呼一聲“這,這怎么可能呢”
燈籠怎么能敲出聲音
皇后和宣嬪也百思不得其解,湊在一起琢磨許久。
萬安然背著手立在一旁
她得意的看著兩人,驕傲的小眼神里寫著幾個大字“求我鴨”
皇后和宣嬪相視一眼。
兩人撲上前去搔癢癢看誰求誰等康熙踏入坤寧宮時,就聽到里面一陣又一陣似哭似笑的聲響。
康熙緊鎖眉心。
他面帶好奇的往里走去,掀開簾子便看到簇擁在軟榻邊的三人。
嘻嘻哈哈的笑鬧聲。
這哪里像是皇后和宮妃,倒像是五六歲的孩子不就是公主們也不會如此。
康熙一臉震驚。
周嬤嬤又是擠眉弄眼,又是咳嗽咳嗽,這才勉強讓皇后抬眸看了一眼。
這一看皇后登時變了臉色。
她驚呼一聲“皇上”
皇上是什么時候來的
皇上看到了多少皇后的臉蛋紅到耳朵根,低垂著頭吶吶不敢說話,與平日截然不同的小女兒情態讓康熙都側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