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有專攻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李過自小跟著老李行軍打仗,南征北戰十幾年大大小小上百場,論實戰出場次數他幾乎可以碾壓當世百分九十的武將。
但這不并不是他的突出點,更突顯不了他的專業性。
他的專業是野戰和游擊戰。
十余年跟著老李的上百場實戰其中百分九十都是游擊戰,翻山越嶺鉆林子躲貓貓,在這方面他老李家說是第二,張獻忠都不敢說第一!
此番明軍在塔山堡和清軍對壘,雙方磨刀霍霍劍拔弩張,分析一下當前局勢以及背后因素,李過知道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更清楚這場大戰的結果會帶來的局面。
若清軍贏了,祖大壽忙活的一年多的塔山堡戰線瞬間瓦解,只能再次退回百里外的關外孤城寧遠瑟瑟發抖,而其與背后支持的常宇等人則會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波及和打擊。
多爾袞則會因為這一場大捷翻了身,既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也穩定了清廷內斗的局面,甚至連常宇在朝鮮費盡心血下的那盤棋也成了廢子!
成與敗的后果,李過心知肚明。
若問他想誰贏誰敗,毫無疑問且毫不猶豫的選擇明廷!
他雖是反賊出身,但他反的是老朱家的朝廷,他是反賊不是賣國賊!
他無法容忍清挺染指大明的江山。
這就好比后世人經常的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自己家里怎么個不好,我可以罵,但你外人不行!
所以這當口他自然當仁不讓要出一份力氣,既有保家衛國的血性,也有建功立業的心思,畢竟對他來說,如果在這場大戰搶了一分大功,那對他個人以及他老李家的處境都有著無法想象的好處和改變。
至少不會入現在被拿捏死死的難以動彈。
可是他也知道,想在常宇嘴邊搶下一場大功勞是多么多么的不容易!
首先就是他此時手頭無兵無將,就二十余死士和孤家寡人沒啥區別。
其次,常宇手下悍將如云,屠元姬際可以及祖家一大幫人,更不輪不到他上場,即便上場了也邊角料用,搶不到什么大功。
其次,他覺得大太監雖然格局較之一般人大,但因為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大太監時刻提放著他,可以打壓他不會讓他有建大功的機會!
這個時候宋矮子就給他出了個主意,你放低姿態,他就會放松戒備。
于是李過就照做了,表示我就一張衛生紙哪里需要去哪里。
哪里需要衛生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