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只遣數十人去叫門?”李過隨口問道,許仲康抬頭看了他一眼:“又考量俺呢,若數千兵馬齊至,里頭人必有防備查驗嚴格不一定騙的開,但咱若大軍在城外行軍,十余數十人去叫門,他們則會放下戒備”。
“所言極是”李過點點頭:“只是不知里頭是漢軍還是韃子兵,咱們又如何冒充才能不露出破綻?”
“這個極其簡單”許仲康嘿了一聲:“不管里頭是漢軍還是韃子兵,咱們就冒充韃子的漢軍,話說回來咱們這摸樣也冒充不了韃子啊,至于如何不露破綻,那就越兇越不容易被看破”。
李巖想了一下:“軍中可有會說韃子話的?”
“有不少,邊軍大多都會說些,連俺都能整幾句”許仲康明白李過的意思:“就這么辦如何?”
“你讓大部隊在城外行軍,去往何處?”一旁的宋獻策突然問道?許仲康一怔:“自然往北行,裝作去沈陽嘛”。
宋獻策微微搖頭,伸出手指東西劃了一條線:“,往北會引入懷疑,往東,咱們往東行軍”。
嗯?許仲康一怔,皺起眉頭:“往東去哪兒,去遼陽?”
還是李過反應的快,立時睜大眼睛看了宋獻策一眼:“先生妙計啊”。
這時許仲康也反應過來了,嘴巴張的大大的:“厲害,厲害,此番他們必上當!”
阿巴依是駐防盤山驛的蒙古佐領,手底下有個兩百清軍加上驛城里其他的驛卒,包衣等等有個三百余,在盤山驛他說的算。
驛城的日常非常繁忙,各地往來的信使,探子,小股巡邏隊伍,過路兵馬,官員都會到這兒歇腳休整。
但除了一些大官需要阿巴依親自接待外,其他時間他都是窩在自己的院子里深居簡出,畢竟這么冷的天,滴水成冰誰特么有病出來瞎溜達,窩在暖乎乎的屋里喝茶哼曲多舒坦。
至于接待,巡邏等瑣事自由手下人去做,根本用不著他多操心,他操心的是如何多撈油水,如果去掠個新鮮的小娘子,如何攀高枝。
再者說了,這兒又不是前線兵堡,只是后方的驛城中轉站,閑著也是閑著自然想的都是那些花花事。
特別是如今世道有些亂,兩個朝廷斗個不停,從上到下那些心眼活的人都在打著小算盤為自己謀好處,他也不例外。
為什么說兩個朝廷?
這其實是清廷治下的公開秘密,無論是老百姓還是軍中將領或普通小卒都會偷偷聊的話題,用他們的話來說,沈陽是北朝廷,錦州是南朝廷。
兩個朝廷之間的腌臜事那是三天三夜說不完,每每有往來的信使,探子經過總會留下很多膾炙人口的八卦,他的手下都會復述給他聽,什么沈陽那邊站隊豪格的人怎么怎么的多,什么濟爾哈朗被封為叔父攝政王,什么多爾袞在錦州遇刺差點嗝屁,什么朝鮮那邊反了,什么豫親王在朝鮮被俘為人質……
每每聽得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