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數十里外的西邊官道上,一支上萬兵馬蜿蜒北上,這是阿濟格北上勤王的大部隊,主要以步卒為主騎兵不足兩千,其中還包含阿濟格的數百親兵,實在是清軍戰馬短缺所致。
多爾袞現在最信任的人只有阿濟格了,因為另外一個信任的被朝鮮扣著喝茶去了,所以即便他知道這貨有勇無謀卻依然令其率部北上,因為京城不能有失,但將領又要對自己特別忠心,否則很容易被沈陽那邊給忽悠一去不復返了,所以一翻琢磨之后還是派阿濟格前來。
為了保險起見又遣三順王之一的耿仲明輔之。
選耿仲明也是有考量的,三順王都是毛文龍的舊部,而且是那種嫡系愛將皆為其養孫,暗里說投清之后應該很抱團才是,然而現實卻……一言難盡,很難評!
尚可喜是三人之中算是最全面最穩重的,或者說是隱藏最深的,這和他投清的原因有很大關系,與祖大壽差不多都是被逼無奈,而耿孔二人卻大不同。
耿孔是把兄弟,當年在毛文龍麾下時關系密切可以穿一條內褲的那種,只不過投清之后關系逐漸僵化,甚至一度劍拔弩張,主要原因是耿仲明侵奪孔有德的部眾兵馬,此事鬧的沸沸揚揚,即便皇太極從中調停,但至此兩人關系逐漸疏遠。
三人之中,尚可喜最為全面也就是沒啥特別優勢但也沒啥短板,孔有德最為驍勇善戰,當年在毛文龍麾下便以善斗諸臣,臨陣先登,為諸將冠!也因此為毛文龍青睞。
耿仲明也是驍勇之將,勇猛雖稍遜孔有德但其另有長處,那便是以狡猾多智聞名,說白了就是和常宇一樣腦子活喜歡玩陰招!
所以用他來搭配脾氣暴躁有勇無謀的阿濟格最適合不過了!
而且耿仲明的兵馬也正好能補齊大部隊騎兵不足的短板,要知道三順王的兵馬可都是明廷當年的邊軍精銳,尚可喜部眾被皇太極賜天助軍,取天助我也之意,屬重甲兵,耿仲明和孔有德賜天佑軍,取自“天佑助威大將軍”火炮,(清廷仿制的紅夷大炮)顧名思義就是一支火器部隊!
騎兵不足火器湊,阿濟格這次北上一為勤王二為圍剿這支深入敵后的明軍,不管你是誰,不管你來了多少,都得死!都得死!都得死!
這段時間實在太憋屈了,連多爾袞心思這么深的人每天都在崩潰邊緣游走,何況火氣暴躁的阿濟格,他早就崩潰發瘋了!
他只想殺,殺,殺!
他只想弄死大太監,弄死祖大壽!
他要發泄!
他要宣泄!
但他此時不知相隔數十里外的正東邊就有一支明軍的特種部隊,當然了,屠元此時也不知道阿濟格的部隊幾乎與其平行。
阿濟格出發的比屠元早些,但他所率的是步卒大部隊,腳程慢,而屠元是騎兵跑的快,但被索倫人一路追擊東跑西跑繞了很多路,恰此時竟幾乎同行,只不過相隔數十里地。
阿濟格雖不知那支明軍特種部隊此時正與其平行同行,但他卻早已知道有這么一支兵馬尾隨而來,從屠元北上暴露沒多久他就接到了消息,后邊有支尾巴,千余騎!
這個節骨點不顧阻攔北上,這支明軍的意圖不言而喻,不是襲擾北上勤王的大部隊,便是要打援沈陽城外的明軍。
但不管他們意圖是什么,都一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阿濟格知道敢千余騎明目張膽的過境那絕對是悍旅,但你再悍又如何!
老子也不是紙扎的,何況兵力有你十倍之多,只要撞上必圍而殲之!所以他一路走著一路警惕著,撒開探子偵察,卻始終沒見那支明軍貼近,卻得報那支明軍正被索倫人正追著砍呢!
這個消息讓阿濟格松了口氣,畢竟騎兵沖陣的破壞力是相當恐怖的,若那支明軍悍旅殺過來,他依仗兵力確實能擋得住,但損失絕對不小。
松口氣的同時又略顯失落,失去一次發泄的機會,失去一次建功的機會,倒是便宜了索倫人。
既是如此便也罷了,打起精神保持體力去干沈陽城外那股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