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宇搖頭,朝西邊看了一眼“這里距皇城北門不過二里地,他就是有后手又當如何,千軍萬馬我都殺出一條血路,不信這短短二里地還能要我命不成”
“大哥”春祥還是擔心。
常宇抬手止住他繼續道“我還有事要辦,先不回宮,也不去衙門,審問這事錦衣衛和東廠很多老手擅長,用不著我,你先回去吧”。
“你去哪我派些人手給你”。
“出城”常宇微微一笑。
春祥挑了下眉“這會去黃府”他以為常宇要去看小蘋果。
常宇搖頭“去別地辦點事,眼下時間緊急,隨時都要離京,手頭事情又多,我只能加班加點了”。
半盞茶后,春祥離開,常宇上了老胡的馬車,調頭順著皇城直奔正南而去,后邊遠遠跟著兩個錦衣衛大漢。
馬車過了東廠胡同的時候,從東廠衙門里又出來十余人遠遠跟著,有人低聲道“廠督要出城,咱們也跟不出去”。
“出城的事不用你我操心,春公公有令,城內不容出差錯,這才咱們份內之事”有人道,諸人點頭,悄悄跟上。
然而等馬車過了燈市口的時候,從府軍衛里又出了五十余人,然后一組,分散走開,遇到錦衣衛的時候默默點了個頭,并不答話,雙方心理都明白自己的使命
那便是保護前方那輛馬車里的人安全無恙。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說的就是中國武術的兩大傳統流派,常宇作為競技高手,對此自然不陌生,奈何后世太極已淪為健身操,此時穿越而來尚未有機會與當代太極高手切磋,反倒碰遇上八極拳高手了。
八極拳的發展不似后世的太極淪落,還是有一定實戰實用性,在近現代都曾大放異彩過,比如八極拳中的一代宗師李文書的弟子劉云樵曾任蔣介石的警衛,而他的師兄弟李健吾是的警衛。
至于八極拳的起源相對太極稍晚些,當在明末清初這一段時間,且創始人說法不一,略分為三
一,戚繼光,他的兵書紀效新書拳經捷羅篇中記載的巴子拳便是八極拳的初稱
二,源自河南焦作月山寺主持張岳山創
三,某云游和尚后傳授給吳鐘。
然而以常宇所見,當屬戚繼光更靠譜些,因為這位民族英雄不光是杰出的軍事家,同時還是一位兵器制造專家和武術名家,和當時的俞大猷并稱“俞龍戚虎”威震天下,俞大猷善使長劍棍術著有劍經一書。
且八極拳拳法簡潔樸實,拳路剛猛暴烈狠辣,實戰性非常強大,自是經過千錘百煉而來,不可能是一個寺廟里的主持茶余飯后在院子里演練所能達到的效果,即便是那個云游和尚也未必能達,只有軍伍才中才淬煉出這等硬打硬開的功夫。
“什么八極九極的,老子這是巴子拳,不過你小子倒是識貨,認得這招鐵山靠”大漢嘿嘿笑著,一臉的傲氣,環視周邊高文采等人,眼中皆是不屑。
“那你是戚家軍的后人了”常宇聽他這么說更加確定是八極拳無疑。
大漢聞言,臉色一黑“廢他什么話,受死吧”說著便又朝常宇撲來。
這大漢身具虎豹之力,堪比屠元,羅虎和郝搖旗等人,身材魁梧如山岳似周遇吉那般雄偉,偏偏又刀法狠辣,武藝高強,這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怎么打
硬打
常宇前世身經百戰,跨級別的對抗賽也沒少打過,然則吃虧的是此時的身體素質無論是速度,力量還是技巧和前世巔峰時期還有一大段差距,更重要的是擂臺上是有規則的爭斗,而眼下可無規則可言,對方就是要弄死他。
轉眼之間兩人陷入酣戰,大漢顯然八極拳造詣極高,時而寸截寸拿,硬打硬開,時而氣勢磅礴,大開大合,剛猛暴烈讓常宇狼狽不開,使出渾身解數招架,依舊被擊中數拳,痛徹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