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所以清軍撤了。
望著退回山谷的清軍,吳三桂的拳頭幾次握緊又松開,好幾次他都想下令攻擊,但又咬牙忍著。
清軍雖然撤走,但并非無序,而是采取一進一退的戰術撤退,很顯然他們對明軍一直都有防范之心。
雖然和小太監有過約定,若清軍傾營出動最好不過,發信號前后堵截在山谷殺他個片甲不留,如是半營便各自為戰,一人一半
眼下阿巴泰和豪格率半營人馬過山,吳三桂剛才互懟時幾次都想借機開戰,之所以忍住沒下令,一來清軍此時已完全出山谷,騎兵擅野戰真干起來,人家四千干他七千未必就戰下風,即便敗了,明軍損失也絕對不小,有點得不償失,所以他一直在糾結。
其次,他總覺的還有機會,有讓清軍全部出營的機會,他要以最小的代價的收獲最多的成果
“將軍”眼見清軍全部退回山谷,部將沈江虎忍不住的叫了一聲,他們都等著吳三桂下令。
“回城”吳三桂臉色陰沉,一聲低喝,調轉馬頭便走“傳令下去,不許韃子探馬過山口一步,寧遠城方圓二十里清場”
吳三桂在山道南口和阿巴泰豪格唇槍舌劍,卻不知道在隔著一座山的野山谷北口小太監正心驚膽顫,菩薩保佑呢。
在山谷口偵查的小太監望著葛砬子山清軍軍營,正在沉思,若吳三桂放信號的話,他是直接去攻軍營呢還是就近奔東邊山口堵阿巴泰的后路呢
可是如他剛才所說,他就三百騎兵,此地距離清軍營地還十余里,等撲到跟前早已腿軟,人家以逸待勞啥陣勢都擺好了,直接送人頭,還偷襲個鳥。
可就近去山道堵阿巴泰的后路好像也不行,因為一旦開打,軍營中的清軍聽到動靜自然趕來救援,小太監堵著阿巴泰,卻被來援尼堪堵著瞬間他變成了肉夾饃,那可就諷刺了。
“督主,若開打,咱們先按兵不動”賈外熊在旁邊低聲說著同時在雪地上用樹枝劃拉著“吳三桂若大兵力碾壓,阿巴泰那點人馬自然不敵,會退入山谷以地勢抵抗,或者直接潰逃,但在軍營的清軍聞訊第一時間會去救援,咱們先伏兵不動,等他們入了山口咱們在”
這個法子乍一聽不錯,但很快遭范家千質疑,萬一他并不救援呢,萬一剛到山口阿巴泰的人馬已潰退過來了呢,還怎么堵進去
“若營中清兵不支援,咱們就隨大軍直接追殺阿巴泰的人馬,殺多少是多少,若支援到了山口恰巧阿巴泰退出谷,咱們從旁殺出也能讓他鬼哭狼嚎潰不成軍”。
常宇最終采用賈外熊的計劃,在谷口草叢焦躁的等著吳三桂的信號。
卻不想信號遲遲未發,卻等來了一撥清軍。
清軍在葛砬子山腳扎營,方圓幾里外都有探馬巡察,時不時就見騎縱馬繞營,但自阿巴泰出營后少了很多,也許是白天放松了警戒。
可這突然出營的一撥清軍至少有五十人浩浩蕩蕩好不拉風,出了營先是奔西邊荒野而去,盞茶功夫后竟然調轉馬頭往南邊山腳奔來。
這特么的是狩獵來了諸人心頭一驚,合著這幫清軍嘴饞要改變一下伙食,在西邊荒野一無所獲,要來獵山味了。
一開始諸人雖有些吃驚但也沒在意,畢竟南邊群山莽莽的,就在常宇所在的山谷西邊就是大山,老歪桃山,烏云山都是狩獵好去處。
可讓諸人心頭一緊的是這波人且徑直打馬奔著山谷而來。
難道被發現了
常宇眉頭一挑,仔細看了下周圍,幾人所在是谷口的一處雜林,野草亂石叢生,身上又做了偽裝,這么遠的距離就是拿著千里鏡也不能發現。
至于麾下人馬都在距離谷口三百米處潛伏著,野谷亂石雜林太密,就是在谷口都不可能發現倪端。
那只有一個可能,無心插柳
感謝書友的支持,,喜歡的收藏關注,有票投票,籌備糧餉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