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中篝火幾乎全部熄了,清軍搜山不得不小心,為防萬一常宇下令全山明哨入洞,僅余暗哨值守。
此時他正靠著洞壁端著一碗熱粥喝的噴香,屠元等十余人圍坐在他周圍,每個人臉上表情都很凝重,倒不是因為清軍搜山,而是另外一件事。
清軍竟然抽調一支人馬去打中后所。
而常宇現在和麾下再商議的,能否有可能尾隨過去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中后所距寧遠一百六七十里,此時寧遠被圍吳三桂自是無法抽兵前去打援,甚至多爾袞恨不得他派兵出城呢,正好在野外給吃了。
李巖奉令堅守的中后所除了地理位置的重要外,小太監的私房錢和糧草都在哪里,絕不容閃失。
可那邊守兵兵力略顯單薄,除了百余人的炮兵外就僅有李巖的幾千騎兵,因為紅娘子的主力尚未到達。
一百余里的路程,清軍急行軍明早先鋒可達,最遲午后全部就位,剛才觀察軍中有炮有登城器械,萬余人攻打一個屯兵所,李巖將會很吃力。
所以常宇想著能否一夜疾奔尾隨清軍,出其不意的爆個菊和李巖前后夾擊干一票,即便吃不掉這萬余人馬,也能讓他傷筋動骨。
一番研究下,諸人皆搖頭,不可行。
第一清軍偵緝四處,他們出山被發現的可能就會大。
第二山中可用人馬太少,宮字營加黑豹營現在不足五百人,至于步兵營的三千人馬,長途突襲根本用不上。
第三,清軍人馬過眾,隊伍拉的過長,即便他們尾隨不被清軍偵緝發現,也很容易被清軍后隊發現。
第四,前后夾擊,講究一個配合,事先和李巖沒有溝通,誰敢保證倆人能有默契,這邊他,那邊李巖就敢開出城殺過來,他還會想是不是清軍故意自導自演騙他出城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紛紛搖頭,覺得不可行,常宇放下空碗,閉目沉思,早料到清軍會斷寧遠后路攻擊中后所,但沒想到行動這么快。
可紅娘子的人馬未至,李巖那點人手擋得住么
這是他比較擔心的事。
一旦李巖守不住,一旦中后所失守
后果不堪啊。
暗哨的示警一撥接一撥的傳至洞內,本就煩躁的常宇更有些坐不住了,起身走到洞口,從枝縫望外瞧,數里外的山谷內有火光時隱時現,這幫孫子竟然真大搖大擺的進來了。
沒錯,作為多爾袞麾下嫡系隊伍的探子,這股清軍很是盡心,發現荊棘異樣后略顯驚慌,稍作平定后也拿不準到底是有人故布疑陣掩飾一個驚天秘密,還只是山中農戶獵戶所為。
商議半天后他們還是決定入山探個究竟,畢竟想來想去,明軍在山中伏兵一時尚有可能,可這冰天雪地的你說在山中伏兵數千幾萬十余天根本不現實。
而自阿巴泰的先鋒人馬到現在主力兵臨城下,都沒發現這山中有任何異常,且眼下山谷遍地積雪,沒有人很鳥獸人類的行跡,所以潛意識中這支探子雖比較盡心,但也不信山中有伏兵,極有可能是山中有獵戶,先前聞知清兵要來,故意在山口做掩飾而已。
他們之所以堅持入山,只是盡責完成多爾袞的命令而已。
拐了幾道彎,行了里許路,前方霍然開朗,終于到了真正的入山口,那兩岸如刀削的山谷。
探子頓感驚奇,夾雜恐懼,這山谷兩側若是有伏兵的話,他們將死無葬身之地,一個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