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善野戰,天下聞名,他以六千騎兵對清軍三千,也僅有不敗把握,但若硬吃的話只恐要磕掉幾顆牙,甚至可能噎著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沒意思了
所以他打算換一種吃法。
第一步,故弄玄虛,不點火突然出城,清軍自是疑惑,情況不明前不可能貿然動手。
第二步到達岸邊對峙,在其疑惑間以火炮突襲,同時也是給伏兵發信號讓其動手,這也是李巖的精明之處。
若是正面直接硬干,未必占便宜,硬骨頭難啃,但若先以火炮出其不意炸亂他的陣型,讓其驚慌失措,這時伏兵突襲,清軍必亂,此時再從正面殺過去,清軍的士氣已泄,便好啃多了。
其實火炮震懾和伏兵,這都是絕佳的心理戰術
根本就是亂起陣型,挫其銳氣,淡其殺氣,亂其軍心。
李巖的戰術運用的極為成功,清軍大亂,但也成功的激怒了多鐸,此時他來不及后悔自己的麻痹大意,他只有憤怒只想殺光了這群賊寇。
山賊也妄想吞象,那來的自信,當大清鐵騎是擺設么他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撥人馬是山中草莽。
“塔古哈,率你的人擋住后邊,雅答爾前方殺敵,殺光這下下賤奴才”多鐸咬牙切齒,一邊喝罵,一邊指揮親兵盡力穩定陣腳。
然則他還是小看李巖了。
神機營留在中后所的盞口將軍十五門,這火炮不似紅衣大炮那般龐然大物,本就屬于虎尊炮那種野戰炮,身材手下,威力卻很大,全部被李巖從城上拖到對岸,十余發開花彈如此近距離,落入密集的陣營中,后果可想而知。
再加上突然陣后殺來一支伏兵,清軍現在處境遠比多鐸想象的更要壞。
因為,軍心亂了,士氣泄了
一支軍隊的戰力和軍心是息息相關,軍心散了,刀再利,馬再強,也只能被為魚肉,任人宰割。
更何況,李巖兵力是他兩倍。
更重要的是,為賊者,心狠手辣
禍國殃民殘害百姓時狠,和明軍廝殺時狠,此時面的清軍也同樣的狠
李巖這支人馬,皆是賊人俘虜或投誠者,一夜之間改邪歸正成了大明的官兵,但是他們內心都和李巖一樣,極度渴望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己,需要一份認同感。認同他們是大明官兵,而非賊
這也是李巖在出城之前以此來動員他們的士氣證明我們的機會來了,這一戰只需打贏了,往后沒人在敢瞧不起我等,咱們便是堂堂正正的大明官兵,清軍長途行軍,人疲馬乏,且兵力僅是咱們一半,以二打一個再不贏,不若一頭撞死
賊軍的戰斗力比清軍絲毫不差,這在歷史上清軍入關在山海關大戰時表現已得到驗證,當時李自成的人馬和吳三桂大戰一天,人疲馬乏之際,清軍鐵騎趁人之危來襲,便是那樣依舊幾次被李自成打的幾乎招架不住,關鍵時刻還是多爾袞改變戰術,要多鐸以騎兵來回硬沖,總算勉強贏了,但一點都不光彩
話說回來,那支人馬是李自成的主力,而李巖率領的這支騎兵,只是俘虜中東拼西湊的,戰力僅算平常。
不過還是那句話,從賊者都有一股狠勁,特別是占據一定優勢又急需戰功證明自己的時候,他們更加狠毒殘忍。
此時李巖的人馬已把這份狠毒發揮到淋淋盡致,縱馬踏雪過河,沖入入清軍陣中,兩軍搏命于六州河河面和北岸
月底了,各位書友給點力,多多投票支持,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