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城方寸之地,彈丸之城,但防衛工事全是全方位的,四面皆有壕溝,以北邊最多,讓清軍騎兵喪失了三山五岳摧于鐵騎之下的威勢,更不用說城墻四面澆水儼然一座冰城,光滑且堅固。
面對于此,多爾袞和他的一眾將領商議后決定,以西門為主攻點,南門為側攻,東門佯攻,至于北門真的是壕溝太多,不易正面硬攻。
但不管怎么打,很顯然城中吳三桂早就做好了完全之策,寧遠城小,調兵馳援方便,無論清軍從哪門主攻,他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兵力調過來。
可若是突襲之下呢,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動手,只怕
但如何突襲城上明軍日夜燈火熄,時刻盯著清軍大營動向,向突然動手好像還真有點難度。
不過眼下,多爾袞卻尋了一個很好的時機。
午后被誘入西山,炮擊之下尼堪幾乎全軍覆沒,就連在山腳看熱鬧的他都差點被轟到,震驚之余惱羞之際,卻也靈機一閃。
于是夜幕之下,動用火炮反擊,漫山遍野耕了一遍,一來宣泄心頭之狠,二來掩護探子入山,第三麻痹寧遠成內的明軍,光明正大的把火炮拉了過去。
直到子時后,他又調大軍在西山腳下集合,故意大張旗鼓毫不意外的吸引了寧遠城內吳三桂的全部注意力,可他在同時又遣兵馬,從首山腳下抹黑繞到了東門和南門外伏兵不動。
隨后在和常宇對轟的同時,其余火炮已暗暗就位,兵馬就位,攻城車,登城梯等輜重就位
吳三桂一直被西山腳下的清軍和對轟的炮火吸引,完全忽視也根本意想不到清軍已經悄悄在寧遠城三門外布了兵,置了火炮。
最先動手的是東門,突然幾聲炮響,落在城墻上的時候,舉城震驚,軍民慌亂不已,清軍竟然神不知鬼不覺得突然動手了,引起極大恐慌。
正在西城看熱鬧的吳三桂和唐通兩人大驚,匆忙往東城奔去,未及幾步南城外炮聲大作,數發炮彈落了城內
竟然兩門同時攻擊,吳唐二人大驚,大聲呼喝迎戰,讓城上炮兵開炮還擊。
寧遠城小,可是炮多,原本就有近十門大炮,后從山海關又調來數門紅衣大炮及佛郎機,加上神機營的四十余門盞口將軍總及近百門,那火力絕不容小覷。
不過按照先前預估,清軍主攻當以西北兩門,所以重火力幾乎都布置在這兩門,而今清軍竟然從東南兩門出人意料的發動攻擊,這讓吳三桂心中有些小慌張。
在朝東門疾奔的時候,吳三桂突然駐足停下,不對
清軍在西山腳下數萬人馬看似要攻山,可是為何遲遲不動手,難道
念頭剛動,西邊炮聲大震,殺聲四起。
“老唐,東南兩門交給你了”吳三桂拔腿就往西城跑去,嘴里朝他唐通大呼。
炮彈呼嘯不斷,有的落于城墻咫尺,有的落在城墻上,爆碎冰層破了墻,有的落在城頭,傷人無數,有的甚至直接越過城墻,飛入城內,引起恐慌一片。
西山腳下的火炮已經調轉炮口轟擊寧遠城,數萬蓄勢已久的清軍也殺了過來,清軍全面攻城,以突襲之態。
殺聲入云霄,炮聲響徹天際,冷月聞之變色,躲進了黑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