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軍已經開始攻打保定城,援兵卻在百里外按兵不動,這于情于理都不合,難道見死不救
這后果將會很嚴重,且不說被秋后算賬,便是眼前賊軍一旦破了保定城,便是一路橫掃北上京城,這道防線隨即就會土崩瓦解,毫無任何作用。
李巖足智多謀自是知道其中輕重,然則此時卻有些拿不定主意,小太監曾告知他在此設置防線輕易不得南下,聽他號令擇時統一收網。
再者兩城相距百里,救援是否來得及,賊軍是否在設套耍詐這都是他讓他糾結的因素。
“督主遠在幾百里外,或許他的傳令兵遇到什么意外”部將秦松旺皺眉道“咱們本就是來救援的,此時賊人已經開始攻城了”
“發兵”
話沒說完,李巖便一咬牙打斷他,下令秦松旺率人馬五千過河纏住劉芳亮,而李巖親自率主力馳援保定,當然吳惟英的神機營除了炮兵外余下皆參戰。
十余里外對峙的劉芳亮得報后和谷英笑的眼淚都出來了,李巖這廝終于上套了
沒錯,這就是個圈套,李自成下令攻打保定城的目的就是吸引官兵外圍的援兵過來送死,幫他消耗炮灰,而劉芳亮恰恰就利用了這一點,故意按兵不動誘惑李巖過河,一旦官兵過來了河,就失去了那道天然屏障,倒要好好掂量一下李巖那支叛軍的分量
傍晚時分雙方終于在拒馬河南岸開打了,秦松旺的以五千人馬殺了過去,掩護李巖的人馬沖過這道防線。
劉芳亮先是以炮灰應戰漸漸不敵,眼見官兵又要橫掃的時候,把主力人馬調了過來,頓時秦松旺不支,眼瞅就要打過河了。
本欲趁勢從戰場東翼通過的李巖見狀大驚,慌忙率兵來戰,雙方廝殺近一炷香竟堪堪平手,各自心驚。
劉芳亮沒想到同是賊人出身的李巖部戰力怎如此之高,卻不知自己的人馬自東征后幾乎就沒打過仗,而李巖的部下可都是當初跟著李自成和小太監在太原硬磕過的,后又千里奔襲至關外和韃子死磕,吹過寒風,飲過血的無論氣勢還是實力不同往昔。
而讓李巖感到心驚的時先前一戰輕易擊退,而今他動用主力兵馬,雙方才干個旗鼓相當,思慮一下疑惑便解開,劉芳亮和谷英絕對動用了嫡系人馬,怪不得那么硬啃不動。
雙發殺的力疲,賊軍依仗炮火消耗官兵大部分戰力,又以主力人馬趁人之危,李巖部只得咬牙死磕,他清楚知道若退后一步則防線潰,保定城再無希望,甚至殃及京城。
最終他不得不動用了大殺器,神機營
下令神機營在外圍射殺賊軍,因神機營火器犀利,戰斗力卻稀松平常。
可是李巖犯了個致命錯誤,第一賊軍以炮灰作為擋箭牌,神機營的火力再猛,對賊軍筋骨沒的絲毫損傷,好鋼用在刀刃上,卻被他用在刀柄上了。
其次,神機營的火器適用來集中火力壓制,在開戰前時最適合不過,此時雙方膠戰在一起,火力點分散造不成什么壓制力,且士兵開槍射殺通常會殃及友軍,畢竟這年頭火槍的準頭還不如弓箭呢。
神機營的投入幾乎沒起到任何決定性的作用,無非打死一部分炮灰,至于傷沒傷到友軍還另一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