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得功這次所料有偏差,保定城內的常宇并未下令反攻,而是剛剛和賊軍血戰一場,激烈程度不下前天的解圍戰,因此城中諸將皆神色凝重,感覺賊軍破城北上的決心異常堅定,能否擋得住賊軍腳步,他們沒有把握。
可常宇卻有另外一種感覺,他覺得李自成要溜走了
常宇不是神,也不是先知,很多次能料敵先機是因為他是穿越而來,熟知明末這段歷史軌跡,再根據眼前一些實際情況稍微略加分析,很多脈路就能被他把到,比如他可以提前比朝廷知道李自成東征的路線和實際兵力以及真正的戰略意圖。
通過這些他就能游刃有余的和李自成掰手腕,且處處料的先機,前日一戰解了保定之危,賊軍隔河設置防線時,他就在想,李自成是不是要趁此退兵,因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李自成的意圖,此時是見好就收的最佳時機,如果他是李自成他就會果斷的撤走。
可是一夜過去了,賊軍毫無動靜,卻接連來報賊軍在十里外的大營所在清水河畔設了第二道防線,這讓常宇不得不重新思考李自成接下來到底想干啥
莫非是保定城這塊就掛在嘴邊的肥肉不吃心不甘,要破城掠劫一番后再走還是說不甘心又被自己擺了一道,誓要雪恥再這里一決高下
但不管是哪個原因,這都是非常不明智不理智的選擇,常宇不信李自成這種大梟雄會這般沖動無腦,可偏偏他為何不動呢
直至今天晌午后,發現賊軍動了,清水河畔的的賊軍竟然企圖殺過河,戰術依舊老套,先以流民為炮灰
常宇命史可法上城督戰,以火炮轟擊對方陣地,又名李巖去前線坐鎮指揮,命周遇吉輔之。
清水河主道其實為保定城的南護城河,寬窄不一,奈何水淺賊軍驅趕炮灰過河沖陣,若放在平時史可法未必就下得了狠心,可有小太監坐鎮身后他豈能心軟,更知心軟的后果,于是下令炮擊。
城上大炮射程遠,多落入對岸賊軍陣中,殺傷無數,而坐鎮第一線指揮的李巖可就比史可法心狠也更干脆利索,命神機營置野戰炮,弓箭手數千對著河岸中的流民對岸的賊軍發起猛烈攻擊。
城上城下兩道火力點交叉,讓賊軍正面攻擊受挫,便分兵東西兩翼以重兵渡河,戰線一度拉長十余里,李巖則令周遇吉堅守東翼,又命原先駐扎在城西案首俘虜的部將秦松旺在西翼迎敵。
秦松旺乃李巖心腹大將,前日一戰立大功,奉命在城西原賊營內看守教化俘虜,一日之間策反俘虜數千,當然說策反太過看得起這些賊兵了,有奶就是娘,給吃給喝不殺頭就給誰干。
于是這邊一開打,秦松旺一聲吆喝,這些俘虜們拎刀就去干昨日的同僚了,下手還異常狠毒。
常宇在城上觀戰,一開始他有點搞不明白,賊軍突然要過河的目的是什么
攻城但賊軍在對岸多是騎兵,攻城的輜重日前大敗多為官兵所獲,明顯靠騎兵是打不下來城的。
清理城外的官兵
官兵在城外的唯一大營就是城西秦松旺部,有兵數千看押萬余俘虜,賊軍若是拔營應該從西邊發動進攻,為何正面攻城
常宇想不明白。
但賊軍的攻勢還異常的猛烈,官兵卻也不怵,雙方刀光劍影,你來我往拼死廝殺就好像只為爭奪清水河的河道一般。
雙方激戰半個時辰有余,河道染紅,尸體成堆,敵我皆傷亡慘重,奈何賊軍終未必踏上對岸一步,無奈之下鳴金收兵。
望著賊軍撤退,河道里橫七豎八的尸體,甚至把河水斷流染紅,望之觸目驚心,慘不忍睹,常宇挑眉面色凝重,李自成付出這么大的代價莫名其妙的打這一場到底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