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狼后有虎旁邊還有個敲鑼帶打鼓的,殺機四伏的夜色中,聞殺喊聲炮聲震天撼地,即便是號稱天下無敵的大清騎兵,此時也不由心生膽寒。
而其主將多鐸更是又驚又怒又忍不住有些慌張,千算萬算,慎之又慎竟然還著了道,這明軍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覺的繞到自己背后的
這個答案只有黃得功能告訴他。
從新率兵殺回駱駝營的黃得功又登上了房頂,麾下幾名部將各自領兵與清軍激戰,西南方向負責搖旗吶喊的京營和親衛兵這些菜瓜們在宮字營和黑虎營的率領下也已殺到戰場邊緣,加上繞道敵后突然開火的神機營,可謂把清軍包圓了。
哈哈哈哈,黃得功仰天大笑,在殺聲遍野的夜色中顯得無比瘆人“怎么樣老翁,本將這連還計如何”
一向被黃得功推崇為軍師的翁之琪也是連連點頭“大人一手連著一手絲絲相扣令人防不勝防,卑職自愧不如”。
哈哈哈,聽翁之琪這么一帶高帽子黃得功有些飄“比之那小太監如何”
“小督主用兵善因地制宜,不過以周邊地形最多也只能做到大人這般”言下之意,你倆不想上下了,你黃闖子可以比肩那小太監了。
雖有奉承之意,但翁之琪亦是衷心之言,黃得功這個大老粗向來以勇武著稱,反而被人忽視其智慧一面。
或者說即便他勇武有余智謀不足,但其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什么地形什么環境下,當如何用兵,勝率幾何,這種門道他比常宇還精通,打眼就知道該如何布置勝算幾何,無非在用計方面稍遜。
黃得功在發兵之際,常宇便交代他緩行,就像出來郊游一樣慢慢溜達就是,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體力和誘敵,因為無論誰都知道,憋了火的清軍一旦發現有明軍送上門來,必定要出兵前來廝殺。
而此時已是夏日,無論敵我都不會選擇在烈日激戰,十有八九會在傍晚黃昏之際,所以黃得功索性就在駱駝營守株待兔各種先手布置。
該如何迎戰呢,黃得功這一手連一手的布置絕非靈光一閃,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后才決定的,首先常宇的南線部隊會為他分散清軍的兵力,也就是說清軍最多也就派萬余兵馬前來。
可即便這樣,黃得功心里清楚這萬余清軍騎兵也非他能擋得住的,他雖囂張狂妄但卻不是盲目的,既然正面干干不過,那就得玩陰的了。
一番實地勘察后,黃得功便決定,先以騎兵戰敗誘敵深入然后利用駱駝營等周邊的村落地形來抵消清軍騎兵的戰力,同時令京營和親衛軍埋伏在西南干涸的亮馬河道呢,待清軍被誘入駱駝營后,傾全部兵力廝殺,他就不相信用近五萬兵馬在夜色中還啃不動清軍萬余騎兵。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支奇兵,神機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