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挨了個悶棍不聲不吭的就走了這不是清軍的風格啊
周遇吉意外之下也猜到清軍應是改變了戰略,采取以守為攻悶聲發大財以掠劫為主,于是下令大軍急追那些清軍。
然而他追的快,清軍去的更快,當其大軍抵達三河縣城外時,伺候來報境內清軍已南下二十余里入香河境內。
麾下諸將皆嚷嚷繼續急追,卻被周遇吉制止,而是命斥候打探通州清軍動向,同時下令麾下原地休整待命。
至晌午時,斥候來報,清軍燒了通州城大軍沿運河南下于此同時南下追蹤的斥候也反饋消息,清軍開始出動大股兵馬截殺明軍斥候。
追了半日,皆是兩軍外圍探馬搏殺未見有規模的沖突,此時清軍一反常態讓周遇吉嗅出點不同尋常的味道和麾下諸將商議后,便令部將牛勇率三千兵馬先行,然后親率主力緩緩而行。
果然很快消息傳來,三千明軍快馬急追,清軍立刻反擊,兩軍在三河南二十余里廝殺一陣各自退兵
清軍并未追擊
牛勇再次追擊,清軍回馬一槍兩軍再次廝殺,隨后明軍撤回,清軍亦鳴金收兵在數里外嚴陣以待。
這是劃地為界了,周遇吉一等久經沙場的老將,瞬間就明白清軍的用意,你老實的跟著看我掠劫咱們井水不犯河水,但若踏過界嘿嘿,后果自負。
想的倒是美啊,周遇吉冷笑不已,此時他已經大概摸清清軍的陣仗,主力約兩萬兵馬沿著運河西岸南下,另外則是原本通州東部負責掠劫的數千近萬兵馬直接南下去往香河,兩路兵馬中間隔著運河,相距二三十里左右。
至于清軍的劃地為界,不主動攻擊的戰略方針周遇吉同樣也了然于心。
接下來怎么辦跟著清軍一點點挪還是直接吃掉東邊這一路韃子,諸將展開了激烈的爭辯,唯周遇吉沉默不語。
其實周遇吉心中亦掙扎不已,首先他半月前奉命輕裝急行趕往三河伏兵所攜糧草不足,眼下都開始舔缸底了,最多撐到明晚間就要完全斷糧餓肚子了加上難得清軍此時兵力分散,在運河東側僅有兵力不滿萬還要押送所掠物資,所以他很想打一場。
然而能否干的過清軍周遇吉心理沒有把握,甚至連一半的把握都沒有,若是贏了還好,敗了絕對會影響大局亂小太監的棋路造成難以預料的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