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助戰,李巖負責撿漏,也是第一次見到豬跑,原來清軍騎兵的戰斗力是如此強悍,如此兇殘。
也因此,在這一次獨擋正面清軍的時候,麾下出現了畏懼情緒。
作為首當其沖的兵馬,李巖知道任務之艱巨責任之重大,自然不能允許麾下這般無能,若是初戰即敗或者不戰而逃,那江湖之大當真無他李巖立腳之地了,不,是地方擱臉了。
所以這一戰必須要打,而且打贏,且要漂亮
三千清軍騎兵,若是白日拉開架勢硬碰硬,即便勝了也是慘勝,前提還得是將士齊心,敢拼敢殺才行。
所以李巖瞬間就拋棄和清軍正面硬剛的想法,若是逼不得已時或許只能硬著頭皮打,而顯然此時還有別的辦法
襲營
這時候情報就很重要了
清軍在香河城北十里外一無名村莊,東依運河,除此以外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若沖營則可一舉破之。
然則唯一的難點就是,即便清軍的營地并不如何堅固,防守并不隱秘,但如何不讓其外圍巡哨早早發現異動,否則以清軍騎兵的機動性,若提前預警,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備戰,甚至有可能反客為主直接殺出營外,那時候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呢。
所以李巖決定要引開清軍外圍警哨的注意力,這可的確讓他費了好大一番功夫。
斥候回報,清軍扎營無名村,周邊五里皆有明暗哨,其中南邊范圍較廣,清軍派出了大批探馬在香河周邊搜捕明軍。
很顯然清軍還以為明軍在此不過數百人,那防范心一動很松弛,從其僅戒嚴營區外五里則可看出,當然這也是一種強大的自信
和麾下商議一番后李巖決定以從西邊主攻,分出三分之二的兵力由秦松旺率領遠遠繞過去,同時為了分散清軍注意力又令數百人泅水渡河去了東岸那邊裝神弄鬼。
待秦松旺人馬進入指定位置時,他又派出大批斥候驅散香河周邊清軍探馬制造出動靜擾敵耳目,從而讓清軍完全忽視了西側。
李巖善謀,把方案做的極其詳盡謹慎,為了掩護秦松旺故意在東南兩個方向放迷霧彈吸引清軍警哨的注意力,然而可笑的事,清軍上鉤的速度和容易度遠出李巖意外。
清軍本就大意了,完全沒想到周邊暗伏近萬明軍,所以當運河之東數里出現不明火光時,幾乎就把所有警哨的注意力吸引過去了,有甚者竟然縱馬至河畔想瞧個真切呢。
而就那時,秦松旺率部已悄悄潛行至于清軍營地正西不足十里地,待到正南再出狀況清軍略顯警覺的時,他便下令發起沖鋒
秦松旺這邊一動手,李巖便下令正南人馬也發起沖擊
清軍睡夢中倉皇迎戰,根本不敵,短短不到半柱香功夫,便被明軍從正南正西夾擊殺了進去,雙方一場激戰后,清軍四處潰散逃命。
是不是想問,李巖麾下還有一個部將高亓去哪兒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