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城中百姓的恐慌經過官府連發數個通告安撫后漸消,既然出不去那就齊心守城吧,官府已經發文征城中青壯協助守城,并且發錢發糧加上又得知城外尚有數萬官兵趕來馳援,民心漸安恰值晌午便歸家做飯。
李士元忙于城防事宜,知府錢良翰也沒閑著,一口氣將城中數的名的鄉紳大戶全都請到了知府衙門做客,直奔主題募捐,且口氣和常宇差不多,是要傾家蕩產還是要家破人亡
與此同時衡王府內長史和點簿管家啥的正捧著賬本忙著記賬算賬,家丁們四下出動到倉庫提錢取糧。
朱由棷豁出去了,要錢是么,給,要糧食是么,給
只要保住衡王府上下幾百條命,傾家蕩產在所不辭
常宇本欲去尋李士元了解一些情況,恰李士元也來尋他兩人在北城門附近遇到,便在路邊一小茶館尋了張桌子坐下閑聊。
茶館就是路邊攤也沒啥客人,一個駝背老者拎著大茶壺給兩人泡了水,又看了門口幾個大漢問道“客人不進來喝茶么”
那幾個大漢是李士元的親兵以及錦衣衛郭崇山,聽那老者招呼趕緊揮揮手,常宇卻道“都進來歇會,不喝茶喝點涼水也舒爽”幾人這才進了店在旮旯尋了張桌子坐下,郭崇山抱拳“幾位兄弟怎么稱呼,在下姓郭,郭子儀的郭不是鍋蓋的鍋哦”
“廠公大人,卑下剛清點了兵器庫有戰刀三千余多銹蝕,弓四百余張有過半殘缺,箭近千”李士元一一匯報卻也是常宇先前打算問的,城中青壯隨便也能抽調出數千人,但平民不習刀箭又是在城上防守給他們也不會用也用不到,只需多出力氣拋石撒灰便可。
“吾觀城上有鐵炮數座,彈藥儲存幾何”常宇問道。
“寥寥無幾,不足百發”李士元嘆口氣道,面對數萬大軍攻城,百發炮彈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萬人敵呢”忽又問道。此物他曾有耳聞,研發于明末崇禎年間天工開物中有記載,不過卻未親眼見過,據說兩年前青州守城一戰時曾用了此物,最終也是靠這玩意擊退了清軍。
李士元一怔,沒成想小太監也知道這物,便道“此物不宜儲存,庫房內沒有,但可現做,只是不知是否來得及”。
“城中有火器匠人善此物者”常宇趕緊問道,他雖然沒見過萬人敵,卻也知道個大概,其實就是后世的燃燒彈,毒氣彈,是一種燃燒性火器,這種火器是用泥制成的,周圍留有小孔的空心圓球,晾干后裝填火藥,并摻入有毒物質。當敵人攻城時,點燃引信,拋到城下,火焰會四面噴射,并不斷旋轉,燒灼敵軍。因為它制作簡單,取材又方便,又有殺傷功能,所以才有此稱號。
崇禎十五年,清軍攻城危急時刻,青州衛指揮使黃桓便投此物拒敵聯手李士元讓登城到一半的清軍無奈退走。
“有,但不多且此物從制造到使用若是大晴天需三天,若是陰雨則需半月以上”李士元趕緊道。
常宇知那萬人敵是用泥為外殼需要烈日暴曬,抬頭瞧了外間天空“速令其造,多多益善本督有重賞”李士元趕緊讓那邊和郭崇山聊的火熱的一個手下去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