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勇很快就想到,自己這位新主家做的也是首飾生意,和金鳳樓是同行啊,哪有同行面對面開著的,尤其還是這樣的鋪子,這不就是宣戰嘛。
難不成,新主家聽了他的遭遇,為他鳴不平,所以專門買了這里的鋪子
鄭勇被自己的腦補驚到了,他這是多年的磋磨,就是為了遇著這樣好的主家啊。
老趙都不知道他想的那么遠,只牽著馬自顧自的在前面帶路。
“到了。”老趙將馬系在門口,從腰間解下一串鑰匙,挑出其中一把開了門。
“走,進去看看。”
鄭勇不受控制的轉了頭,看向了對面那赤金色的匾額,馬上面極張揚的寫著金鳳樓三個字。
見門口少有客人進去,鄭勇才知道,原來這些年過去,金鳳樓的生意也不如從前了。
“愣著做什么,快進來啊。”
老趙在里面又喊了一遍,鄭勇這才進去。
這布莊,鄭勇早些年來過這里,還是他父親還在的時候,他曾今跟著父親來這里買過布。
他知道這是王家的產業,那天女兒回家后,告訴了他,趙管事的鋪子也是從王家買的,他只是不知道,原來買的是這里的王家布莊。
這間布莊,臨街是一個二層小樓,主要是出售布料和成衣。
當然,布莊不止是賣布,后院還有織布機,也會有人在后院制衣。
這些都是鄭勇聽他父親說的,他沒有親自去看過,“聽說這里有個后院。”
“是有。”老趙說著已經又開了一道門,那門就是通著后院的。
兩人穿門而過,不如后院,看到的是一圈平方,其中一間還放著好幾架織布機,院子里也放著幾個染缸,里面的染料還沒有干。
“這王家人,真是財大氣粗,連織布機都丟在這里。”老趙看好好的織布機落了薄薄一層灰,想著王老爺迫不及待賣鋪子的摸樣,就替王老爺他爹難受。
怎么就養了個這樣的敗家子呢
祖輩留下的產業都守不住,一心只知道玩樂,所以才會被賭坊的人鉆了空子。
所以說,教養孩子,千萬不能把孩子教成這樣。
老趙聯想到他的兩個孩子以及金玖。
大兒子趙小山,從小聽話靠譜,那孩子和夫人接觸的多,常聽夫人講道理,性格中有那么一兩分像夫人。
小女兒金喜,那性格是誰也不像,自小就只對武學感興趣,如今又多了個寫話本的愛好。
這兩人都不可能玩物喪志。
剩下金玖這位小主子,從來嗜錢如命,但凡燒錢的愛好,如不能翻本賺回來的,她決計不會沾。
想通之后,老趙完全放心了,這三個孩子,誰也不會過到王老爺那樣。
“這好好的東西毀了可惜,低價賣了恐怕主子舍不得,就放在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