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怎么聽著,里面在吵架呢。”老趙懷里揣著手稿,卻沒有立刻給馬杏。
“嗨,這不就是為著書里面的內容嘛,都在猜里頭的人能不能趕得上武林大會。
有說趕得上的,也有說趕不上的,這不就吵起來了。”
聽馬杏這樣一說,老趙就想起剛看的內容,哼當然是趕得上了。
馬杏繼續道“這幾位都是書院的學生,帶頭的是我大侄子,這些個閑的沒事的,每天下了學堂就到我這里來,就盯著要后面的話本看,吵的我生意都沒法做。”
他雖是滿口抱怨,可臉上卻帶著喜氣。
看的出來,喜兒寫的這個話本,給他賺了不少錢。
否則哪家掌柜能這樣大方,耽擱了生意還喜滋滋的看熱鬧
馬杏抹掉額頭上的汗,又對著老趙揚起笑臉,“趙老爺,您這樣的大忙人往我書鋪里跑,是不是后續的話本寫出來了”
見老趙一點頭,馬杏那個激動,若不是怕顯得不尊重,他真想把老趙抱起來。
實打實的財神爺啊
馬杏搓了搓手,“那趙老爺,咱們移步旁邊的茶館吧。”
他本該把人往書鋪里面請,可里面鬧哄哄的,還是到茶館清靜。
也不怕人不在書鋪的東西會被人糟蹋,畢竟他侄子還在里面呢。
不遠處就有一家茶館,這時候里面的人不多,馬杏為顯鄭重,特意把人請到了二樓隔間。
馬杏等不及的移開面前新上的茶水,“趙老爺,先給我看看稿子吧。”
“不忙,咱先說點別的事。”
“趙老爺有什么話,盡管直說。”
“看你這鋪子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我家的話本賣出去多少冊了”老趙問。
當初拿著話本來找馬杏的時候,老趙沒當回事,依他往常的經驗來看,話本所能賺到的錢實在有限,他并不想在這上頭謀算。
不過是當著自家女兒的愛好,他幫著跑跑腿罷了。
可照現在的形勢來看,這話本上的賺頭可不小,加之后邊還跟著茶館生意,老趙嗅得到利益,當然要費心計算計算。
馬杏這個人,只做過書鋪生意,和別的商人比起來,就顯得計較不足,換句話來說,他待人要更加真誠些。
喜兒所寫的話本,一冊的售價是三十五文。
拋去紙張印刷的成本,和分給馬杏的賺頭,喜兒一冊能得八文錢的收入。
十文錢能買一斤豬肉。
這樣看來似乎賺的不算多,可這得看售出多少冊。
“說起這事,真要怪我眼界小啊。”馬杏說,“每冊只讓書局印了三百本,差點不夠賣。我昨晚上已經跟書局說過,讓他們接著印了。
這冊數嘛,拿回來的當天,下午就賣了七十三冊,轉過天來又賣了二百冊,今天還沒結束,到現在為止,我估計該有二百多冊了。”
“趙老爺啊”馬杏激動道“你家公子三天就賺了近四兩銀子啊”
他可從來沒見過這么好賣的話本。
以往,那些靠寫話本貼補家用的書生,一冊話本賣給書鋪,也就只能賺兩三兩銀子。
這位可是三天賺四兩啊,且有得賺呢
老趙聽得點頭,馬杏能說出這個數,還把書局印了章的字條拿給他看,就表明他壓根沒有私藏的打算。
雖說這些錢在老趙眼里不值一提,但,這可是他女兒賺的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