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回稟道“小姐,那家人同意把小狗全留在咱們院里。”
“那家人可有說什么”
“就問生了幾只,其他的沒說什么,我留了些銅板給他們。”
聽到這個消息,最開心的是小冬花,摸著小狗的頭嘀咕,“以后她們就是咱家的狗啦。”
看完小狗,金玖回房繼續看賬本。
把要分的錢都包好,等到各處主管來請安時,再把紅包給他們帶回去。
這天晚上,金玖躺在床上想,等她帶著喜兒一家離開,這里要怎么辦
院子肯定還是她的,護院她也是要帶走大多數的,最多留下三四個看守院落和后山母親的墳。
到時候,小冬花和香蘭嫂怎么辦
她們本就是在鎮上住不下去,才到這里來的。
還記得當時,是香蘭嫂的婆婆帶著她們過來的,說是要見見這里管下人的管事。
那時候是趙嬸帶著喜兒去見她們,喜兒之后又把這件事完整的告訴了金玖。
她婆婆一見到趙嬸就跪下了,求趙嬸讓香蘭嫂在這里干活。
原來是香蘭嫂的男人被拉去做工,好幾年沒有回來。
周邊的人鄰居看香蘭嫂長得好,她家又沒有能主事的男人,總有各種難聽的話傳出來。
香蘭嫂是一個老實嘴笨的人,不會跟人爭辯,氣急了就只能自己躲在房里抹淚。
她婆婆見了不忍心,就帶著她來到別院,希望別院能收她在這里干活,讓她和小冬花住在這里。
趙嬸雖然見她可憐,可別院也不是善堂,總不能見到可憐的就收留。
萬幸,香蘭嫂娘家曾經做過飯館生意,她自小跟著爹娘在后廚忙活,學了一手好廚藝。
趙嬸嘗過她的菜后,才決定留下她們一家。
只是她的婆婆卻不愿意留在這里,非說,“兒子要是回來,看見家里沒人會著急的。
我在家里守著,他要是回來,家里也有個應門的人。”
老人家雖然是這樣說,但更多的原因是不好意思再麻煩別院,她覺得自己年老體弱,留在這里也做不了什么事,反倒要牽連兒媳,所以執意不肯留下。
香蘭嫂留在院中后,把得來的錢多數都送下山給了她婆婆。
她婆婆雖說一個人在家,但趙嬸常陪著香蘭嫂回去,要添置什么,別院也會直接送過去,這家人的日子也才好過起來
周邊的鄰居歇了議論,反倒熱心了起來。
越是想著以前的事,金玖越是睡不著。
如果她們走了,只留下護院看家,那議論聲勢必又起。
人為什么非得傳閑話呢
金玖無奈的嘆氣。
到時候,她干脆把香蘭嫂她們帶走,讓留在這里的護院順道關照她的婆婆。
打定了主意金玖才安心睡覺。
后府中,柳氏和金文悅一整晚都沒睡著,身上的傷把她們折磨的怎么躺都難受。
等到第二日,才有大夫來給她們診治。
正是那個給永順侯開了個把月補藥的大夫。
大夫一看這倆傷成這樣,好嘛,許久不用的傷藥也有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