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李曦也只能夠感嘆上一句,真不愧是歷史上手握直接投降的亡國之君劇本的男人。
而比起早早就知道歷史劇本的李曦,天下間各大門派學說的人感嘆的則是曾經一代霸主的齊國,如今竟淪落到如此境地。
當年秦昭襄王時期的時候,齊國與秦國可是天底下最強盛的兩個國家,各自的王分別稱帝呀
實在是讓人感到可悲,可嘆。
而又由于齊國就這么直接的不戰而降甚至是后來天下間還有傳聞是秦國還根本沒說要去打齊國,只是看到一點小小的杯弓蛇影的假象就直接投降的事情也是不禁讓某些人重新審查秦國的軍事實力。
讓某兩個現在比較弱小的國家的大王心中暗自嘀咕,秦國現在的軍力究竟是處于一種什么樣的境地,以至于這些年來從未打過仗也就是代表軍事實力方面保存的非常完善的齊國之軍力竟然戰都不愿戰一下,便直接就投降。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齊國的眾位臣子心中也是苦的很,攤上這么一個不靠譜的大王,他們心中的那份痛苦當真是難以與人言說也不是不能夠拿出去和人說,只不過這樣的痛苦,恐怕其他國家的人就是聽說了也難以感同身受。因為齊王干的這事實在是太過于離譜。
自然,之前憑借著自己的腦補將虛假的消息傳回來的那些個大臣也是不一般的離譜。
總結一下就是,君臣都帶坑,于是就意外的成就了秦。
只是說等到之后齊王在聽說了秦國暫時還沒有要去攻打他至少不是他以為那個時間要去攻打他之后,會不會心中產生什么后悔的情緒,那么反正秦國這邊是不會再有人在意了。
落子無悔,君無戲言。
齊王既已主動向秦國投降,為嬴政獻上齊國地圖,那么這件事就再也沒有能夠倒扣回折的余地說降就降,說反就反,如此隨意,當我們秦國是你家的啊
不過齊王的這一波操作,雖然對于齊國乃至天下的所有人來說會都些離譜,可如果從齊王自己的角度上來講,其實這對他而言也說不上是什么壞事。
齊王的能力,手段皆平平,身上就沒有什么出奇之處,對于一個王而言,他實在是平庸,做不出什么政績,而還會有無數臣子勸諫他這不行那不行。
可是如果他不再當這個齊王,將齊國主動獻與有著吞并天下之野心的嬴政,那么對于秦國而言,他也算是一個“有功之臣”,嬴政沒有任何理由不善待他。
同時又因為他從前的身份比較特殊,所以日后也基本上是無緣于朝綱,也就是代表了以后只要他不主動作死,那么齊王就依然會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又不需要再去干任何活,自然也不必再挨任何人的罵,被人說這不可以那也不可以的。
所以說齊王究竟是太過從心,還是真正的高瞻遠矚,有著長遠目光,這件事情還真的不是一般人隨便就能說的清楚的。
不過有關這件事情,李曦也沒有再往下深想,左右齊王究竟如何也與她無關,這件事情的重點是秦國兵不血刃的得了齊國。
既然于大體方向上是好事,那么其他的細枝末節方面,也就顯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