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今日沒有一起去和李斯上早班,倒不是因為她沒有去秦庭上參與朝議的資格,而是她比較特殊,身為“神女”,李曦有著很多其他大臣們所沒有的特權,早朝庭議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便是其中的一點。
昨天之所以和親哥一起去庭議因為那是嬴政親自執政的第一天,意義比較特殊。
而今天則就不然,更何況今天秦庭之上要說的事情她昨天都和嬴政說過,也就委實沒有必要再折騰一趟,不如在家中繼續做點之前還沒做完的事情。
嘀咕完了今天發生的事情以后,看著李曦坐在院子中,正在用大鍋煮著不知道加了什么而導致湯汁烏漆漆的竹子皮,像是忽然之間想起來什么,有些好奇的對妹妹問道“說起來,要是用阿曦你的那些命數之說來講的話,秦國好似當真是有天命在身”
“嗯”聽到這一句,先前一直都在安靜的聽著李斯說話的李曦不由得偏了偏腦袋,看上去萬分可愛的問道“怎么說”
李斯道“阿曦就不覺得,趙、楚、魏、韓、燕五國要合縱攻秦的時間實在太過巧合嗎早不來晚不來,卻偏偏是在王上親政當天傳回消息。這消息但凡稍微再早些,秦國還尚存有內憂,而如今卻是內憂除卻后,外患才至,就仿佛是故意留出給王上緩息的時間一般。”
聽他這么說,李曦不禁抬眸望過去,打趣道“哥你什么時候也開始信這些了你們儒家可是講究敬鬼神而遠之的哦,何況你這要是被那位反對鬼神迷信的先生知道了”說到這里,她特意拖了個長聲,又朝著李斯眨眨眼,俏皮的說著,“妹妹難免擔心你挨打呀,我記憶中那位先生推崇孔子,六藝的御與射可都不差啊。”
聽著妹妹的打趣,李斯不禁有些無奈,道“恩師不會因此而生氣的,畢竟,我和師兄二人,學儒早就學歪了一點,不也依然還是老師最為看重的兩個弟子嗎”
說到最后的時候,李斯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往事,聲音之中染上絲絲笑意,任是誰都能夠聽得出來,得到荀子的看重,是他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而聽到親哥的這一句,李曦則是心道,你和韓非那哪里是學儒學歪了一點啊,得叫億點那才比較準確,雖然荀子是集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但他本質上到底還是典型的儒家代表人。
然而偏偏教出來的兩個最有名的弟子,是法家代表人物,尤其是其中一個還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李曦其實還真的挺想采訪一下荀子對此是什么個感受的。
“說來,”隨后李斯又道“不知道阿曦你還記不記得,當年哥在稷下學宮求學的時候,不單是師兄,老師也曾經見過你幾次,而且還很喜歡你呢。”
聽李斯這么說,李曦試著在腦海中翻尋了一下記憶,好像的確是有過這么一茬子事兒。那會兒她年齡不大,雖然癡傻了些,但卻很乖巧,很容易討長輩的喜歡。
而荀子喜歡她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小姑娘稚子心性,有著一雙純粹干凈的眼睛。
思及此,李曦不由得摸了摸下巴,目光看著自家親哥,一本正經的問著一個聽上去好像不是很正經的問題,“哥,你覺得,荀子先生當初那么喜歡我,有可能讓他來秦國嗎”
聽到小姑娘這個問題,李斯頓時向前走幾步,湊近了些李曦,伸手輕輕戳了戳妹妹的腦門,“你呀,又在想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了”
然后才回答著她剛剛的問題“此事,我看難。就連師兄都請不到老師去韓國,何況便是退一步來講,假使老師愿意來秦,也無法長久,老師他的為政主張并不適合秦國啊。”
“這倒也是。”聽到李斯的這一句,李曦也只好暫時在心中放下了拐賣荀子來秦這件事。
反正也一切都為時尚早,經濟政治文化,三方面現在才剛開了個頭呢,后面的事急不得。
隨后想起親哥剛剛問自己的是什么,李曦又道“不過哥你剛才所說的內憂方除,外患便緊跟而來,我其實不太認同。”那雙漂亮的桃花眼定定的看著自己的兄長,輕輕地說著一句反問,“如今秦國的內憂真的是已經全部都解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