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喬氏滿面春風,口中還囑咐著“要是缺什么東西盡管從庫房里取,梅蘭啊,等回頭再給你介紹好人家。”
任梅蘭乖巧應聲,直到喬氏走出院門她心里提著的一口氣才松了下來,唉聲嘆氣道“看樣子,你這兒也不是個安穩地了。”
“你呀,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雖說太師夫人很是熱心腸地替任梅蘭張羅相親的事兒,可到底還是比她娘親手段溫和。
任梅蘭安心在這里住了五六天,這才被她娘揪著耳朵給拎了回去。
只不過,不知為何,過了將近半旬的時間,蔡靜涵竟收到任梅蘭的信箋,這還不是讓她驚訝的,令人驚訝的是,信里面竟然說她已經有了意中人。
再多,也就沒有說了。
蔡靜涵本以為過不了多久就能喝到她的喜酒,不曾想先等來的,竟然是賢王的倒臺。
直到她聽聞賢王自請離京,才察覺出,在她不知道的情況下,她家爹爹和太子已經解決了這一心腹大患。
而朝中因
為少了一位處理政事的王爺,再加上皇上也有意下放權力,太子殿下早已忙得腳不沾地,只是忙里偷閑寫了封信托他的貼身小廝弘盛送來。
信里詳細說明了最近朝堂之中發生的事情。
原來,前段時間太子說得小事情,只是這次賢王下馬的前奏。
那時的皇上自覺身體大不如以前,便尋太醫為他診治,幸而當時太醫院的人未全被賢王收買,竟然查出了皇上體內存在不少毒素,乍看之下可能無礙,可若日積月累那便是要人性命。
皇上大驚之下,力壓此事,暗自派心腹徹查。
自那日起,皇上接觸過的吃食、用品都要經過秘密地嚴格搜查。
最后在太醫的診斷下,發現皇上每日夜間所用的一碗雞蛋羹,竟是被下了毒
追隨著這條線索,皇上追查到御膳房,又從御膳房查到了光祿寺少卿的頭上。
得知一小官竟然膽敢謀害當朝皇上,辦案之人立刻將其繩之于法。
又用嚴刑拷打,問出了他人,導致當時一批官員的下馬。
信上還說,其實那次皇上已知這件事的幕后主使是賢王,可皇上只是對其敲打一番,未曾處分。
至于這次賢王自請離京一事,太子并未多言,只說賢王惹怒龍顏后被侍衛驅逐出宮,隔日便在朝堂遞上奏折自請離京。
而皇上看都沒看,直接準奏。
蔡靜涵將信上內容又看了幾遍,努力忽視信中結尾處的一句話。
“待本宮解決手中事物,再去討要本宮的東西。”
雖然知道太子說得東西只是幾罐梅花,可她不知為何心中麻麻的,頗不是滋味。
蔡靜涵讓阿珠燃了火盆,將信箋一一焚燒。
畢竟是太子的親筆信,更何況信中提及皇室辛密,自是留不得。
火光舔舐著白紙黑字,倒映在蔡靜涵古井無波的雙眸中,平添了一抹艷麗的色彩。
光祿寺少卿啊他們家出事時,蔡靜涵可是趁勢踩了一腳呢。
比如發配邊疆獄卒給他們一家燙烙印時,那位庶女可是遭了不少罪,倒是那位嫡長女
她在光祿寺少卿入獄時,早早地寫了信給蔡靜涵,表達了一番不愿與父親同流合污之意,還附上了不少信箋。
光祿寺少卿與賢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