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賞一文是喬微最近的新作,這篇文章對于喬微來說更像是一篇讀后感,此文是她讀韓非子一書后的一些感悟,韓非子有度中有載“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這一篇文章便是喬微對此句話和有度一篇的更進一步的思想闡述。
“師妹跟隨老師四年,我本以為師妹在儒學上已經感悟頗深,卻不想師妹對法家亦有如此獨到的見解。”王彥毫不猶豫地夸贊道“老師當真是善識人。”
他在陸修收喬微的時候其實是不贊同的,在他看來喬微一個女子或許會墜了師老師的威名,更承擔不起陸家這個重任,但這四年多來,他見識了太多喬微的不凡之處,人人都說能夠出口成章的衛家二姑娘是絕世才女,當世班姬,可在王彥看來作詩什么的終是小道,能夠治理
天下的才是大才,而喬微年紀雖小,卻已有良平之才。
陸修聽到王彥的話,嘴角的弧度也越大,嗔道“行了,小孩子家的當不得夸。”雖是這么說但陸修眼中的得意和驕傲是個人都能看出來。
“說說你今日來干什么的吧”陸修對著王彥道。
王彥也不兜圈子,“老師,陛下生辰快要到了,這次南梁和北方的鮮卑等胡族都派遣了皇子和王子等使者前來。”
“依照來使的身份安排不同的官員迎接就是,這些小問題還用得著問我”陸修道。
“老師明鑒,南梁和鮮卑都要想要聯姻。”王彥說到這眉頭皺起,“最重要的是,陛下此次還下令詔魏國公李彰進京賀壽。”
“李彰同意了”陸修聽到李彰的名字,臉色也有些變化,神情微妙,對著王彥問道。
“不僅李彰同意了,李彰要帶五百親兵進京,陛下也同意了。”王彥說到這臉色也不好,比起聯姻,李彰更讓王彥煩惱和憂心。
比起王彥陸修二人幾經變化的神色,系統倒是頗為興奮,“宿主,又一個男配,還有這才來北燕的南梁皇子和鮮卑王子也是男配。”
喬微沒有理會系統,因為她四年前拜師后的話,陸修這些年說起朝堂情況和天下大勢的時候絲毫不避諱她,因此她對李彰還是頗為熟悉的。不僅是因為李彰男配的身份,更是因為李彰在這個時代戰神的身份。
李彰是北燕出了名的戰神,十五歲隨著父親戍守邊疆,同年斬敵軍將領首級,三年前滅掉進攻北方的烏桓,之后對鮮卑等族的戰爭中也是十戰九勝,得封魏國公。
李彰在北地聲名赫赫,北地的一些小諸侯都被李彰壓制地抬不起頭來。隨著戰功越顯赫,官位越高,李彰手中的兵馬也越多,如今李彰手握北境八十萬大軍的軍權,是北燕所有兵馬的三分之二,故此德獻帝對李彰極為忌憚。
這次李彰受詔進京祝壽,還要帶五百親兵一起進京,也能看出李彰對德獻帝也極為防備,君臣二人之間到底是李彰歸還軍權回京還是李彰被殺,亦或是李彰謀反就在這次壽宴之行。
喬微記得原著中,李彰最后是死于刺殺,他死的時候,正好女主也在,李彰因
為對女主的好感,將女主當作知己,所以最后將兵符交給了女主,女主又交給了男主,男主頃刻間有了八十萬大軍,這是男主一統天下的最大依仗。
所以喬微覺得李彰與其被稱作是男配,不如叫工具人。李彰死后,北燕聲稱李彰是死于北地鮮卑人手中,李彰的部下很多都十分憤慨私自帶兵去鮮卑,最后全都死在鮮卑人手中,就這樣忠于李彰的部下全部戰死,男主也更好地統領這八十萬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