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爭霸的角度來說,她不會從南梁擇主。
“李彰此人確實不是個好的人選,明知德獻帝欲對其不軌,卻還是帶著五百私兵進京,頗有些英雄意氣,或者稱之為蠢。”喬微說完這句話后,手中也泡好了茶,遞到陸修面前,輕笑道“但我卻覺得這是他難能可貴的地方。”
陸修接過喬微泡過的茶水抿了一口,感興趣地問道“怎么說”
“德獻帝下詔令李彰回京,若老師是李彰,我猜老師會從下面兩條路中選一個。”喬微解答道“其一若有反心,會聽詔不聽宣,上表自己身體抱恙,無法前往京都,如此免于落于京都做困獸之斗;其二沒有反心,為了避免德獻帝忌諱定會只帶極少的親兵返京,同時在回京后上表,以舊傷復發臥病在床為由辭官,交出手中兵權
,依照老師的本事退隱回鄉并不是難事。”
“不錯。”聽到喬微的分析,陸修頷首,他確實會在這兩條路中選一個,前者保留權力,另作他圖,后者辭官歸隱,保全性命,都是權衡利弊后最優的方案。
“李彰卻偏偏選擇了如今這條路。”喬微接著道“所以他是與眾不同的。李家祖上受過北燕皇恩,所以李彰回京是因為李彰心中尚有一絲被李家教導的忠君愛國之心,但他同樣也是一個意氣風發的青年,更是一代戰神天驕,讓剛剛及冠的他退隱歸鄉,不再上戰場,李家基業也要就此隱沒,李彰對北燕帝應當是極恨的”
“一邊是忠君,一邊是恨意,是忠是反,相信李彰猶豫了很久。”
“回京是忠君,五百私兵是他的恨意和自保,他如今的行徑,未嘗不是在等北燕帝替他下定這忠君還是謀逆的決心”喬微笑道“李彰的做法很冒險,很孩子氣,很蠢,但正是這份天真,是許多皇子政客所沒有的,比起其他人,李彰心中還有底線和良知,身為臣子,我更喜歡有良知的君王。”沒有人喜歡伺候那種狠辣無情的君主,她也不例外。
“還有李彰身邊沒有謀臣,卻有戰神之稱,足見其戰力不凡。此外,據我所知,李彰在北境頗受百姓愛戴,北地的小諸侯也對其俯首帖耳,頗有梟雄之氣。”至于政治才能喬微笑道“政事政務謀略布局這些現在不會沒關系,以后可以學。”有她在,這些都是小問題。
陸修聽著喬微的分析,他不得不承認喬微說的很對,身為臣子,他們都希望有一個有道德有底線的君主,這樣他們這些臣子也不至于擔心“敵國破,謀臣亡”的結局。
“李彰手握八十萬兵士,于逐鹿上可省去不少麻煩事。”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李彰手下并無謀士,他若真有逐鹿天下之心,即便我是女兒身他也依舊會啟用我。”喬微十分自信,若說四年前她可能還沒把握取信于李彰,但是跟著陸修學習了四年后,她現在十分自信,以她的能力和李彰現在面臨的窘境,李彰定然會任用她。
系統聽著喬微一步步的分析,冒著星星眼,“宿主,你好厲害陸修看樣子要
被你說動了。”
“知道這說明什么嗎”喬微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