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公一生,最為大家廣為熟知的事情,那便是開科取士和均田制,前者沿用至今,后者奠定大魏百年稅畝制度,這兩者可以說是大魏繁盛五百余年的基礎。”陸微接著道“均田制和之后選用的租庸調制度,我就不說了,你們中大部分對此都不感興趣,你們最感興趣的就當是開科取士,也就是科舉制度。”
“大魏的科舉和之后其他朝代有一些不同,在大魏五百余年中,除去明經一科,也就是后來的考進士外,還有許多科目,例如明算,明法,明書等等科目,不說別的,就明算一科中,就出過十幾個舉世聞名的數學家,至于明法一科,亦是出過不少法學的先驅者,在座的應該有不少人是學法律的,你們法學系的學院中放著的古代法學先賢的雕塑,可以回去數一數有多少人是出自大魏的明法一科。”
“除了這些,還有雜學一項,有賴于陸文公的大力扶持,不少古代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就是出自此科,當時的大魏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工藝技術,有著世界最先進的知識,大魏京都的太學就如同春秋時期的稷下學宮一般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求學圣地。”
“大魏后代帝王昏庸,滅國之時,當時的亂賊要焚燒京都,但為了太學的無數藏書典籍,數萬太學學子以身相護,和亂賊殊死搏斗,才保全了太學典籍,讓現在的我們能夠一窺當時大魏之強盛,萬國來朝的局面。”
說到這陸穎感嘆道“可以說,陸文公親手締造了大魏帝國,也給了無數學子一個學術圣地,至今你們去參觀不少圖書館和高校,依舊能在這些地方供奉著陸文公的雕像。”
這些話是在座的學子們都沒有聽過的,他們聽著很是新奇,隨后又問道“那陸教授能給我們講一講陸文公女扮男裝的事情嗎還有講一講大魏女子為官的盛況可以嗎”
陸穎聽到這話笑道“就知道你們要聽這些。說起女扮男裝,其實并不是,陸文公雖然著男裝,但跟著魏太祖李彰的第一日就表明過自己是女子,當時所有的官員也都知道陸文公是女子所以沒有女扮男裝掩蓋性別的意思。”
“關于穿男裝一事,史書上也曾經記載過陸文公曾親口說男裝便利,行動方便,可見陸文公是為了日常方便才穿得男裝。”陸穎又道“陸氏一族的書中也有記載說陸文公不耐煩每日講時間花在熟悉打扮戴花鈿穿羅裙上,她常說人要是拿出這點時間多讀讀書,也省得腦子糊涂。讀書明智,陸文公極愛學習,她手不釋卷,每日處理公事再忙也要抽出一個時辰來讀書,晚年不過問朝政時,更是每日呆在太學書閣中,據說她的寢室和書房中擺滿了書籍。”
“至于大魏女官盛況,確實和陸文公有很大關系,她鼓勵女子讀書科舉,大魏出過不少女政治家、科學家,是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之后的朝代雖有打壓女子為官的現象,但很多時候也出現不少女政治家力挽狂瀾,保住女子的地位,所以一直從大魏到今日,我國的女子地位都是最高的。”
“那教授,我聽網上很多人都說陸文公是個精致女孩,甚至在穿衣打扮上和吃穿用度上有些奢靡,可是又有人說她極少穿絲綢,身為女子也幾乎不戴金銀珠寶,只一根白玉簪挽發,這樣的說法豈不是很矛盾,到底哪個是真的啊”有一個穿著打扮都很精致的小姑娘好奇地問道。
“哈哈哈。”陸穎聽到這話笑了,“其實你們說得都有,其實用當時的標準來形容陸文公的飲食起居確實十分精致。陸文公確實很少穿絲綢,她常穿一身細麻衣,要知道當時的紡織工藝麻一般只能制成粗麻,而陸文公身上的一身細麻衣,需要陸家的織工和繡娘二三十人忙活二十天才能得一件,就這工藝當時也就只有身為世家的陸氏有,可不是奢靡了嗎”
“至于打扮上,陸文公非美玉不上身,她頭上的一件白玉簪,一個玉佩都可抵人家一套赤金首飾,甚至有些都有市無價。”陸穎接著道“若說這些算是奢靡,那陸文公的生活起居可用精致來形容,和你們這些女孩子喜歡用香水一樣,陸文公也用香,這香名貴的有,價值一般的也有,陸文公講究的是什么時候用什么香,從沉香檀香到花香果香各有各的用處”
“除去這香要分時節早晚外,花園中的景色也要分四季,一個花園卻要能夠四季都成景,窗戶的花閣上冬日用梅花,春日用迎春,花園中開什么花兒,這窗格就換成什么,這稱為應景。”陸穎笑道“就連李彰到了陸府都說自己的宮中還不如陸文公處一半兒的雅致,他到了地方都不想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