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他們不一樣。”喬微搖了搖頭。
弗蘭克聽到這話詫異,他還以為自己是找到知己了呢,他不明白地問道“哪里不一樣”
“他們的思想不同,李白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詩雖然也有苦悶,但卻是慷慨和激昂的,但拜倫不同,拜倫的詩卻總是孤獨憂郁,了了的幾筆歡快也是辛辣和苦惱人的笑,從我本人而言,我更喜歡李白。”
看著弗蘭克皺眉,喬微接著道“其實兩人觀點的不同,多數都來自于東西方所接受的文化熏陶關系,東方崇尚儒道釋三家,儒家教人向善,認為人之初性本善,此為樂善之道,道家和釋家教人超脫,故此東方人在思想上沒有那么多沉重的負擔。但西方卻認為人性是惡魔撒旦,人天生有罪,人性是惡的,從思想上來說西方人比東方人有著更為沉重的枷鎖和負罪感,這在李白和拜倫身上有著極為明顯的體現。”
系統聽著喬微說這些,再一次震驚,“宿主你第一世不是搞科研的嗎怎么還研究過西方文學嗎”
“我覺得你知識面太窄,你的書單上應該需要增加一些西方書籍了。”喬微無情地在書單上又加上了幾本書名。
系統這個世上有后悔藥嗎
弗蘭克聽后,笑道“微你這么一說,他們兩人確實是不一樣的,這大概就是東方和西方的不一樣吧,這也是東方魅力的獨特所在。說實話,我也不認同原罪論,這也是我喜歡東方文化的原因,它是包容的,寬和的。”
喬微點頭,雖然在儒學上有著性本惡和性本善的爭論,但在上一世在陸修講解下,她覺得性本善是人之向善之心,而性本惡說得更多的是孩童的天性。可西方思想卻不同,上帝認為人天生就有罪,要去禱告求上帝寬恕自己的罪行,這就是東西方觀念、信仰最為不同的地方。
“其實我覺得李白和魯米比較相似。”魯米就是莫拉維,也是中世紀波斯的詩壇四柱之一。這四人地位和李杜在華國一樣重要。
“魯米”弗蘭克顯然沒想到會是這個回答,不解地問道“為什么”
喬微聽后一笑,“以醇酒為媒介,狂想式的創作,自由揮灑,豪放不拘。”說完后喬微又打趣道“也許兩人都是個酒鬼”
弗蘭克聽后笑得更厲害,“我喜歡你的說法。”
喬微的幽默和見解都很符合弗蘭克的脾性,弗蘭克對著喬微問道“微,你年紀很小,卻對各國的古典詩詞這么了解,是喜歡這些嗎你以后也想要當個詩人”
“不。”喬微搖頭,“我比較喜歡做科研,我沒什么傷春悲秋的想法,也沒有浪漫主義情懷,我還是比較喜歡踏踏實實地做研究,做實事,就比如您一樣,我對通信也很感興趣。”
聽到這話,弗蘭克想到自己之前和喬微說起通信領域的知識,喬微都能對答如流,如今又聽到喬微這么說,他更好奇了,問道“你對通信哪個領域感興趣”
“移動通信技術吧,比如現在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和即將到來的4g時代。”喬微說道。
“你了解3g和4g的區別嗎”弗蘭克不覺得一個還沒上高中的華國學生會對這方面有太多的了解,要知道現在大部分人都覺得4g比3g就是網速快一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