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生物計算機還是量子計算機都是最近兩年才興起的概念型話題,可實際上如今他們連基本的理論都沒搞清楚,又如何去研究唐琳背后的2348呢。
“量子計算機”馮教授聽到喬微的猜測,點了點頭,“如果是量子技術,那么2348的那些手段就都解釋地通了。”
在做的人都是國內知名科學家,各個領域的領軍人,他們如今也許對陳教授所在的新興計算機領域有些陌生,對生物計算機一無所知,但對量子二字卻絕對知道,也更清楚這二字背后的意義。
事實上,在做的人大部分都是物理學家,他們大多數都和馮教授一樣從事物理領域,很多工作也多多少少和量子擦邊,特別是馮教授更是國內著名的量子理論學家,如今他都這么說,足以說明2348背后的秘密與量子技術密切相關。
不過,馮教授信心卻不足,嘆了口氣,“我們現在的儀器估計無法支撐我們研究下去,更何況我們還要提防那個2348的手段。”
原教授也點頭,“如今我們這個時代量子還存在理論發展上,就技術手段來說,這個2348的技術領先我們幾百年都說不一定。”眾所周知,一個理論學說想要運用于實際,等待的時間可能上百年都不一定,理論一定是超前的,實踐永遠是落后于理論的。
陳教授雖然沉默寡言,但卻是個極有主見的人,他有著一個科研人員對科學的狂熱,“就是再先進又怎么樣它現在落在我們手中,無論如何,我都要親手打開它,見到它,就算見到它之后就被他弄死,我也心甘情愿。”
古人言朝聞道夕死可以。這句話形容的就是陳教授這樣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他相當于瘋子。
喬微沒陳教授那么瘋狂,她笑道“我還小,不想被它弄死。”她說完這話后,周圍的人都笑了,緊張的氣氛一下子緩和了不少,旁邊的原教授是個喜歡開玩笑的,“我老頭子活了那么大,也覺得沒活夠呢。”
在有第二種選擇的時候,他們都不想死。在座的很多前輩都是當初在新z國成立后,拋棄在國外的優渥待遇,回到國內建設自己的國家民族,他們這些人的一生何其艱難,出生在國家動蕩、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候,長在救國圖存的路上,遠赴海外,只為求得一身學識報效國家。
說沒活夠的原教授就是其中一人,他當初為了回國差點經歷了多少磨難,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怕死但是他們也想活,如果他們死了,誰又能制住里面那個恐怖的系統呢
原教授看似幽默風趣的話,實則藏了多少無奈和心酸。
“我覺得就是死,也是我和它同歸于盡,哪能留著它一個逍遙在世上”喬微玩笑道。
“你這孩子”原教授看著喬微的樣子,無奈道,說實話他很喜歡喬微,在座的這些人中喬微是年紀最小的那個,但能力卻極為不凡,僅從剛才的談話,喬微對如今世界先進技術理論信手拈來,可見在這方面確實下了功夫,一字一句從來也不是無的放矢,平日里謙遜溫潤,試問這樣的學生誰不喜歡
若不是馮教授早早下手,原教授甚至想要搶了喬微做自己的弟子。
這次喬微的話,除了原教授無奈一言,其他的人都很沉默,他們身為科研人員本來性子就有些沉默寡言,如今到了這個時候更是如此。喬微的話又何嘗不是他們心中所想
如果要死,他們在座的所有人愿意和唐琳以及2348一起同歸于盡
氣氛有些沉重,喬微有些無奈,說實話要不是陳教授非要說什么死不死的話,喬微也不想說那么多,只是她這話也是在給在做的所有人提個醒,如今情況未明,所有人都要有獻出自己生命的準備。
“我給大家賠罪了。”喬微說完調皮地眨眨眼,“我和各位師兄還有教授門都能平平安安,說不定日后還要一起站在諾獎的領獎臺上呢。”
說完后又對著憂思最重的馮教授道“老師,我這研究生還想要順利畢業呢。我爺爺可是盼著我能成為家里學歷最高的人,說什么我也要在您這里賴著,讀完碩士研究生,再讀個博士研究生不是”
馮教授很喜歡喬微這一點,大難面前還能有心思玩笑,他來之前曾經見過首長,當時首長旁邊還有蘇老爺子,當時首長問蘇老爺子發現唐琳不對的喬微是個什么孩子
蘇老爺子就說了一句,“她沒有別的長處,就有一點,她比旁人穩重些。”如今看來何止是穩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這份心性確實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