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林妃這話,原本端著茶水的秋氏直接沒端好杯盞,讓茶水撒了出來,意識到自己失態后,秋氏趕緊收拾好茶盞和自己,對著林妃告罪,“娘娘恕罪,是臣婦失儀了,只是不知您的意思是”這是要林家和六皇子劃清界限的意思啊
“就是大嫂所想。”林妃安撫了失態的秋氏,直接道“他心比天高,精于算計,可心機手段都欠缺,性子又不好,絕不能成事,我管不住他,咱們林家也別跟著他趟這趟渾水。”
秋氏沒想到素來溫婉柔弱的小姑子會這么評價自己所生的皇子,但她不得不說這評價挺客觀的。想到公婆和丈夫對小姑子的評價,說這位性子刻板不會討陛下喜歡,卻客觀板正,極守規矩,心思澄明,在后宮中活下來不成問題。
如今看來,這評價倒是對極。
這幾年從自己長子對六皇子的形容和評價,林家早就意識到六皇子不是良主,可到底顧念親情,林家還是努力教導,如今看來林妃主意已定,林家也不必顧及太多。
“臣婦回去后就和公婆還有外子說。”秋氏趕緊應道。
說完后,秋氏看著林妃不愿意再提及六皇子,就看向旁邊的喬微笑道“前些日子,外子還說公主的行文流暢,言之有物,行峻言厲,凌然大氣,父親更是說假以時日,公主能成為文壇大家也說不定,還讓家中的孩子多多學習呢。”
這么長時間多是對她文章批判的,夸贊她文章的除了當初的隆明帝蘇階三人,也就只有林家人了。
“此文給外祖父和舅父添了不少麻煩。”喬微不在乎給六皇子造成的麻煩,因為六皇子現在又不入朝,根本形象不到他,但對林家人還是影響頗大。
“哪里會公主錦繡文采,林家只有高興。”秋氏笑道“蘇閣老親自為公主作序,就是有事咱們林家也不是首當其沖。再者有蘇閣老在,咱們這些文臣也知道該站在哪一方。”
說到這,秋氏似乎想到什么好笑的事,對著林妃和喬微道“論朝堂爭論,咱們文臣還能怕了武將不成據說,到現在昌國公府一黨也沒在口頭上討得了好。”
聽到這話,林妃也笑了,武將和文臣吵架也是自討沒趣了。
“我說呢,今日清河長公主見到我臉色難看,想來也是昌國公府在朝堂沒討得了好。”說完后,林妃想起清河長公主當時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臉色有些難看,她今日回來這么早回來,就是因為清河長公主,她實在是不想受那個氣。
“她今日似乎想要和我搭話,”林妃想到今日清河長公主的表現,有些皺眉,往日里清河長公主可是高傲地很,似乎和她們這些妃嬪說話都是在侮辱她。
因著女兒文章的事,林妃本以為清河長公主會生氣折辱她,但似乎又不像,雖然說話一如既往地讓人生氣不喜,但卻是在和她搭話,實在是奇怪,就是因為清河長公主態度反常,她才趕緊帶著秋氏告退回來。
就在林妃胡亂猜測清河長公主意圖的時候,外面的人匯報說是清河長公主前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