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閣老或許有些小心思,但卻無傷大雅,就像當初他會舉薦蘇學士當兒臣的老師。這次三皇兄側妃和吳家結親之事,蘇閣老默許,或許就是為了試探父皇,不過今日之后,想來這些事都不成了,蘇閣老向來懂父皇的圣心。”
喬微笑道“蘇閣老為人就像他處理朝政一樣,面面俱到,手段圓滑,又善于審時度勢,不過忠君之心倒是不摻假,這么多年,昌國公府勢大多少人相繼倒戈,蘇閣老身居首輔,立身持正,這不也是父皇倚重他的緣由”
“你說得對。”隆明帝聽后也不再多想,只和喬微說起文會之事,“文會上,有方莫鈞幾人出面,你無需太過插手,這君臣之道他們總會爭辯清楚,這些是大義,昌國公府請來的那些儒者濺不出什么水花。”
“可立嗣之事,還是要看住些,別讓那些人亂說話。”隆明帝如今對立嗣之事很不喜,他正值壯年,哪里需要那么早立嗣,更何況這么多皇子也沒個讓他滿意的。
隨后隆明帝似乎又想起什么,對著喬微叮囑道“文會上若是談起對北齊戰事,是戰是和,誰人出戰,你應當知道如何引導。”
“您放心,兒臣都懂。”喬微點頭,“不會讓父皇失望。”
不說蘇階回去后是如何處置家中,但文會還沒開始,這兩樁婚事就被蘇階解除,據說蘇階次子直接被蘇階重打五十大板,連去衙門當值都起不了身,有意和吳家聯姻的旁支,差點被除名。
當然這些都和喬微無關,她只管在文會當日扶著端王去主持文會。
文會和隆明帝預料的一般,在君臣之道上有喬微之前的親迎和交談,方莫鈞等人又都是聰明人,做得很好,君臣大義說得明明白白,昌國公府花錢請來的人沒有掀起半點風波。
只不過說道立嗣嫡庶的問題上,關于無嫡立長還是立賢,倒是爭論不休。
甚至幾位皇子都親自上場,一時間爭論倒是頗為熱烈。喬微置身事外,左右這些名分對她都沒什么用,她如果以現在的身份想要參與奪嫡還太早了些,比起奪嫡的名分,對喬微來說還是早日入朝更為重要。
不過,也不急于一時。
“諸位,本宮覺得立嗣一事,不必過于糾結。”喬微看了眼旁邊的幾位皇子,不僅是三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這次連平日里懦弱的大皇子都來了,可見生在皇家,沒有人不喜歡權力。
“如今父皇春秋鼎盛,母后雖無嫡子但父皇子嗣頗豐,也不必急在這一時,立長立賢,還是要看幾位皇兄的能力,誰賢誰不賢,還是要等幾位皇兄為父皇多辦些差事才能看出不是嗎”喬微笑道“在這里爭論,哪里又能爭論的出呢日子還長,以后總有定論。”
至于立長,眾人都能看得出隆明帝沒有這個心思,若是有這多么名正言順的事,哪里還用得著在這里爭辯。
其余的人都還好說,在喬微說過后都想要放過這個話題,但五皇子一黨卻不同,他們想要將五皇子半嫡子的名分坐實。
“公主說皇后娘娘無嫡子,此言不妥。”一人站出來道“五皇子由皇后娘娘親自撫養,理當比其余皇子更尊貴些,嫡母養子也算是嫡子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