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有載章帝少寬容好儒術,顯宗器重之,海先生焉知不是章帝性情聰慧,顯宗愛其聰慧賢達,所以才立為儲君”喬微沒什么歪曲歷史的負罪感,對于她來說比起立長立嫡或是立半嫡子這樣的說法,她更喜歡立賢的名頭。
前者那些她都沒有,這輩子除非隆明帝廢后立林妃為皇后,她興許能掙得,可是這種可能不太大,即便皇后被廢,林妃不得隆明帝喜愛,上位很難。
可立賢就不同了,她若是賢德之名在外,未嘗不能有一爭之力。
比起成王敗寇的下場,喬微不介意在場上做一場詭辯。
“公主此言更為可笑,昔年章帝不過五歲幼童,如何看出賢明之相”海風明高聲道,他今日的展現已經足夠耀眼,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夠贏得這場辯論,必能聲名遠播,名聲傳世,到時候自己的身價將不同以往,功成名就就在眼前,他絕不會允許喬微壞自己的事。
“如何看不出海先生是忘了啟蒙之書,連融四歲讓梨,孝于長的故事都忘了嗎”喬微說道“不說孔融四歲的故事,就是本宮五歲啟蒙,父皇也曾言本宮聰慧,七歲寫文亦是天下皆知。”
“本宮不是自傲,只是想要告誡海先生,五歲幼童亦能看出品行,焉知不是顯宗愛于章帝聰慧才立其為帝的”
“公主這是詭辯”海風明除去這兩位帝王的例子外,想要再舉例子,均被喬微一一反駁。
“依照本宮所說,海先生才是詭辯之人。”喬微對著海風明說道“歷朝歷代皇后養子多矣,昔年呂后養子多人,也未曾說這些皇子有嫡子之尊前唐高宗時期王皇后養子被廢太子之位,便是因其非嫡非長不配儲君之位。”
“皇后養子眾多,可被封為太子的又有幾人”喬微高聲道“若是按照海先生的說法皇后養子都應有嫡子之尊,那是不是百姓之家嫡母養子也都是嫡子呢如此一來,可都要亂了套,誰家主母估計都不敢撫育庶子了,這宗廟承嗣,祖宗家法又該如何算起”
有了這個論述開頭,方莫鈞和柳文濤等人就都能張開口了,這個方面才是他們所擅長的,禮法名分這些才是他們的專長。
之后,海風明當然不是這些大儒的對手,不過幾個來回,就敗得一塌糊涂。
和失敗的海風明一樣臉色憤怒地盯著喬微的還有昌國公府一系和五皇子。
五皇子看著旁邊的喬微,眼中有些充血,盯著喬微的眼中滿是恨意。
喬微被五皇子這么看著并不在意,說起來五皇子的年紀并不大,還不到弱冠之年,在經歷了今日這樣的大起大落有些收斂不住情緒很正常。
再說要是她是皇子,她也恨她估計都恨不得直接宰了對方
可那又如何只要五皇子一天沒登基,昌國公府權力再大,也無人敢動她也動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