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辯而已,沒什么新意。”韓明最恨袁凱這類草菅人命、不顧百姓生死的貪官惡官,語氣極為不屑和厭惡。
喬微聽后一笑,隨后轉向袁凱,問道“袁大人莫不是覺得鬧事受屈的百姓都被你們殺死,吊死在城門外,就死無對證,高枕無憂了今日和三皇兄一起滿春樓暢飲應該也是自覺死無對證,互相慶祝吧。”
“公主在說什么臣不懂,但若是問城門外的尸體,那都是暴民企圖謀反被鎮壓的逆賊首領,臣將他們尸首吊在城門外示眾,不過是為了警示其他有不軌之心的百姓,并沒有其他心思。”袁凱自然是死不承認。
“你不承認沒有關系,左右安州已經被本宮接管,真相也馬上會浮出水面,你到時候再招供或者不招供對本宮來說都一樣,只不過對你就不一樣了,你錯過了坦白從寬、戴罪立功的最佳機會。”喬微接著道“至于你們和端王兄之間的那筆爛賬,讓本宮猜一猜,你們許諾了他多少錢,才讓他動了心思與你們合作”畢竟來之前接到這么大差事的端王頗為興奮,也是勵志要在安州做出一番成績的,只不過來了安州后,事情出現了反轉。
一個皇子還是親王之尊,他缺錢嗎正常情況下啊那是不缺的,但架不住端王要多嫡,逢年過節要打點各處,收買人心,更重要的是貌似端王還在養私兵如果說天下最費錢的事是什么那一定是養兵,不僅是銀錢還有更重要的糧草都需求極大。偏偏隆明帝冊封這些皇子的時候,雖都是親王也有些食邑,但都是些虛封,并沒有實際的封地,所以要養兵的端王手頭真的緊。
“一年你們至少要出八萬貫錢和一萬石糧食吧。”喬微不顧袁凱震驚的神色,接著道“人人都道安州魚米之鄉,除了安州恐怕大盛沒有任何一個州府能夠在繳納完朝廷稅收后拿出這么多的錢糧了吧。”
這個數字也不是喬微隨意說的,她是按照現在大盛的兵部和戶部的軍隊開資算出來的,按照大盛的平均軍資水平,一萬人的軍隊一個月要大概六千四百石糧食和五萬一千兩百貫錢。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當然依照大盛對戶籍和人員的監管以及對豢養私兵的嚴查,端王當然不可能養一萬人的私兵,他最多養兩千人就是極限了。
如果是兩千人,那么糧食一年大概在一萬五千石左右,端王也不可能讓安州全拿,安州也拿不出,依照她對安州稅收的了解,一萬石糧食是安州的底線也是袁凱和當地豪族鄉紳。
很多人覺得兩千人的私兵不算多,可事實上如安州這樣一個州府的駐軍也不過一千人。在大盛,除了邊境和京都會屯有重兵外,其他各地的軍隊并不多。
“你們當真是有錢。”喬微看著被說中心事后不再說話的袁凱,冷聲道“只是可憐了安州百姓被你們層層盤剝,他們的日子恐怕是苦不堪言。”
“公主說這話可要講究證據。”袁凱看向喬微的眼中滿是陰蟄和忌憚,他不曾想才來此地不到一日的喬微對安州和他們與端王之間的事了解的那么深。
雖然早早地聽聞安國公主不好對付,卻不想會是這么一個難纏之人。
“證據會有的。”喬微看著袁凱不老實,也沒心情和他廢話,就讓人將其帶了下去,只留安州同知駱澤和通判牛暉在面前。
“端王如今自身難保,他可沒能力保下那么多人。袁凱是深陷泥潭無法脫身,你們還沒有陷入地那么深,若是及時自救還能有一線生機,不然只會是死路一條。”喬微冷聲道。
常年跟著袁凱的駱澤直喊“公主,臣冤枉,臣真的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