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律也頗為完善了。”
“除了大盛律外,你應當考慮一下其他的律法了,特別是變法后戶籍稅法都發生了大變,大盛律只是有一些基礎刑法,但更詳細地沒有,比如對商人行商的稅收如何更好監管、百姓的戶籍如何更好管理等等,這些都應當有更明確的規定,這個律法你有得修呢,你窮盡這一生都不可能修完律法。”因為律法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變化而逐漸完善,所以說法學家的偉大就在于此。
“你有在朕這兒的時間,也該想想怎么發揚你們法家,怎么讓朝臣增設明法的科舉考試”喬微對著韓明擺了擺手,“你有你的事情,朕身體康健,你好好保重自己身體才是。”
韓明見喬微如此說有些無奈,“臣今日一早過來也是圣上的意思,圣上聽說您多日在書房中點燈到天明,臣雖不明白您在做什么,可是總要顧及身體才是。圣上不方便出宮,才派臣前來勸說您,圣上也是仁孝之心擔心您的身體。”圣上只得便是德化帝。當然這些日子朝中就恪親王尊親一事爭論不休,很多人都逼著他表態,他不想理會,才和隆明帝討了這個差事來給喬微請安,算是躲清閑。
喬微點頭,“朕知道了,你回去告訴圣上讓他別擔心,朕以后會注意。”
“既然有太子殿下陪您,老臣便回去了。”韓明見太子前來就知道德化帝應當是處理妥當了,所以提出告退,他也該回去處理政務了。
韓明走后,喬微才對旁邊的太子道“知道他為什么來此嗎”
太子知道喬微是想要教自己,所以也不敢藏拙,思索了一下道“為了避開朝中的亂局,韓閣老不想表態。”
“那你說說他為什么不想表態”喬微笑道。
“韓閣老應當是既要顧及和您多年的君臣之情,又不想開罪父皇。”太子答道,很多朝堂不表態的臣子都是這個原因。
“是也不是,你不懂韓明,他不是一個為自己前途就放棄底線的人。”喬微搖了搖頭,“自朕認識韓明的第一天起,朕就知道韓明是真正的法家人,此事在儒家看來正統禮法會爭論不休,但是法家不同,法家一切都遵循法度,法理怎么說就會怎么做,韓明在朝中也一直以剛正不阿、呆板不知變通而著稱,這次他卻違背自己身為法家的一貫原則,遲遲不肯表態,你覺得他為了什么”
太子才剛剛入朝不久,他不明白,但他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懂就問,“孫兒不懂,還請皇祖母教我。”
“因為他這么做也是為了法家。”喬微說道“他一直想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將明法一科納入科舉考試中,朕如今已經退下,這個希望就寄托在你父皇身上,他為了實現自己的追求不想要開罪你父皇。若你父皇真的因為厭煩他進而厭惡法家,那他會覺得自己是法家的罪人。”
太子聽到這話很是震撼,他突然覺得韓明比他想象中更為可敬。一個為了自己信仰而愿意改變性情,讓原本有棱角的自己圓滑沉寂下來,這樣的人真的讓人敬佩。
“你要學會懂人,才能夠做好一個儲君,一個帝王。”喬微對著太子道“朕覺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可顯然韓明不那么想,他總覺得想要一代人把幾代人的事情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