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聞靜又高興了起來。
除去這些外,喬微還有一個問題要和聞靜商議,“我們走了,江媽和劉媽呢”
“對啊,我都忘了這個問題了。”聞靜被喬微提醒才想到這個問題,“江媽沒有親人,我說過給江媽養老的,可是劉媽,她”劉媽有丈夫有孩子,一家人都在平城,不太能和她們一起去京市。
“將她們叫來問一問吧。”喬微道。
事實上也是如此,江媽是愿意和聞靜一起走的,但劉媽有些猶豫,她舍不得孩子,如果走那她家的孩子丈夫怎么辦
這是一個現實問題,不是誰絕情而是故土難離以及家庭問題。
喬微很理解劉媽,劉媽對她和聞靜已經付出很多了,離開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換成誰都會猶豫。
“你和趙叔留下來幫我和母親看家吧。”喬微前些日子已經把這個院子買下來了,她不知道聞靜以后還會不會回來,不過這里到底是聞靜的家鄉,而且聞靜很愛惜這里,把這里當成第一個家,喬微讓趙河幫忙聯系了這院子的東家,價格也不貴,所以喬微就買了下來。
“太太小姐,我”劉媽想要解釋,她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太太和小姐對他們的大恩她都記在心里。
“我說過您是一個自由人了,您有自己的家,您該有自己的生活。”喬微說道,她真心希望劉媽以后的日子能夠越過越好,原主那一世劉媽為了照顧聞靜和原主,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挨了多少白眼,她希望劉媽這一世能夠過得幸福一些,子嗣承歡膝下,每日過得更順心舒服。
“我和外祖母說了,以后趙叔還在店里當掌柜,那個店鋪是外祖母的嫁妝,聞家管不到,沒人會為難你們。”喬微將后面的事早就安排好了,“這里有五十元錢,您拿著租個店鋪,手藝好也能自己開個小店,以后也能送自己幾個孩子上學。”
劉媽自然不愿意要喬微的錢,聞靜也出來勸說,最后劉媽才同意收下。之后劉媽又跪下給喬微和聞靜磕頭,喬微趕緊將人扶了起來。
“我一定送幾個孩子上學。”劉媽一邊又是高興又是難過地哭,然后一邊應著喬微的話。
“女孩子也要送去上學。”喬微又加了一句囑咐,“如果以后想上大學了,就來京市找我,我到了京市后給您寫信,告訴您地址,還有以后如果有困難,就和我說,不能因為沒有錢就不送孩子上學,特別是女孩子。”
“我知道,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苦,幾個孩子我都送他們讀書,他們能讀到什么時候我就供到什么時候。”劉媽應道,如今還是上私塾她還是能供得起的。以前她覺得都沒讀書無所謂,現在看還是讀書好,她這些日子跟著聞靜一起也認了字又聽著喬微講歷史故事,才知道外面的世界那么大,女人也能活得比男人好。
聽到劉媽的保證,喬微露出了笑容。
五十銀元聽著不多,其實在這個時代不算少了,如今京市的一個小型的四合院也不過二三百銀元,五十銀元能在平城買一個院子,如果去鄉下買良田都能買幾十畝了,可謂是一筆巨款了。再加上趙河也算是有固定工作的人,每月都有固定的收益,劉媽一家在這個時代雖然過得不算特別富裕,但也能過十分不錯的生活了。
不是更多的錢喬微給不了,而是不能一下子給,因為劉媽不會收。五十銀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正好在劉媽能接受的范圍內。